在什邡草草补充了物资,休息了一晚,曹昂等人又出发前往涪城。
在什邡的当天下午,司马懿曾经建言曹昂将储蓄在什邡的物资全部焚毁。
这里是转运至绵竹,涪城的重要交通据点,储存了三十多万石的各类物资,若是落入刘封手中,显然会使得对方手中的物资变得更加充裕,也就更能随心所欲的用兵。
可曹昂思考再三,最终婉拒了司马懿的建议。
这其中固然是有曹昂心还不够狠的缘故,但更多的却是曹昂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眼下曹昂虽然还有涪城可奔,可明眼人都清楚曹氏在蜀中已经可算得上是穷途末路了。即便曹昂抵达涪城也无济于事,不过是多苟延残喘些许时日罢了。
曹昂年纪轻轻,又有偌大的家业,自然是不想死的,何必在这个时候还要焚烧物资呢?
此举若是放在成都时,那还能起到逆转局势的可能,可现在不过是穷鼠啮猫之举,除了能激怒刘封和蜀中士民之外,再没有什么其他好处了。
这才是曹昂婉拒司马懿的根本原因,否则当初成都时司马懿要放火,曹昂又为何会同意呢?
见曹昂拒绝了自己的建言,司马懿又建言曹昂尽起什邡城中骡马大车,连带着什邡的两千兵马一块儿带走。
对此,曹昂欣然接受。
繁城都败了,什邡如何能守得住?
能带走多少物资兵员就带走多少,也有利于在涪城的坚守待变。
于是,曹昂当日就下令整理骡马车辆,次日一早,带着一百多辆大车,以及两百多匹骡马牛,以及万余石物资朝着绵竹而去。
到了绵竹之后,曹昂又如法炮制,尽量带走了绵竹的战备物资。
抵达涪城县境内时,曹昂兵力已经恢复到了八千余人,还带着四千多青壮,押运着三百多辆大车,以及六、七百头骡马牛。只是这八千兵力之中,真正有战力的只有四千人,其他四千人不过是汉中郡兵这样只能用来守城的兵马。
曹昂虽然担心繁城那边曹仁的情况,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也很多。首当其冲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该如何入城。
自曹纯等人突入涪城之后,左幕军就做了调整,将城北通道也立起了营寨阻挡。
好在城中也早收到了消息,曹纯果断出兵,尽起大军呼应,左幕军避而不战,使得曹昂终于得以逃入涪城。
左幕军之所以不战,也是接到了刘封的命令。
早在一日之前,刘封就已经将繁城大胜的消息,以及后续的计划传达至了涪城周瑜、贺齐处,命令他们不用阻击曹昂。
眼下涪城之中已有近两万的曹军,若是再加上曹昂的兵马,已经接近于周瑜、贺齐两部的兵马,战力也相近。而且曹军还拥有绝对优势的骑军,机动力更在左幕军之上。偏偏因为围城,左幕军还分散在了三处营垒之中,给了曹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左幕军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这些器械可都囤积在营垒之中。
若是强行出战,一旦战败,这些器械可就未必能保得住了。
曹昂、曹纯等人在刘封眼中,已经是冢中枯骨,没必要为了再冒险徒增变数。
因此,在刘封的命令之下,涪城城外的左幕军不但没有阻击曹昂,反而还收缩了兵力,重新放弃了北面的营寨,将兵力和攻城器械全部集中到了东面和南面的营寨之中。
曹昂入城之后,一见曹纯、曹休,李整后,当即控制不住心情,痛哭流涕起来。
曹纯、曹休看见满脸疲倦沮丧的曹昂等人,也是心有戚戚。
等到一行人进入涪城县衙,听完曹昂述说繁城一战,无不对刘璋恨之入骨。要不是他临阵弃军而逃,即便大军战败,也不至于损失如此惨重。
曹纯,曹休、李整好生安慰了一番曹昂,并给他加油鼓劲。
“如今涪城屯有二十余万石粮食,再加上子脩带来的物资,足供大军所用半年之久。”
曹纯安慰道:“半年时间,足够大将军找到扭转局势的办法了。”
曹昂心中郁郁,但也知道先前是失态了。
调整好神情之后,先是谢过了曹纯,随后与众人商议起该如何加固城防,尽量拖延时间了。
曹昂这边是想要拖延时间,而刘封这边则是尽量争取时间了。
原地休整一日之后,次日刘封大宴全军,犒劳士卒,并将全军将士的功劳记录在册,引得三军欢声雷动,欣喜不已。
随后,刘封又安排起了诸多事宜。
首先,刘封亲自率兵东征,领魏延、黄忠、凌统、吕蒙、全琮、文聘、傅彤等诸部精锐,并且孙策三千骑军东往涪城,打算彻底结束蜀中战事。
随军的还有吴班、吴懿兄弟俩的八千东州兵,以及黄权所督领的四千蜀军,并冷苞、杨怀、高沛所部的一万两千余蜀军,总计大军四万人。
剩下的部队则交给陆逊统带,除了吕岱、爨怏、洗镇、廖化、习珍等部外,还需要将剩余的益州军和曹军俘虏并刘璋、庞羲、曹仁等人押送返回成都外,陆逊身上还有着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派兵前往灌地。
此时灌地那里虽然已经没有多少曹军了,但依旧囤积了不少物资和青壮劳力,这些也都是需要收编入左幕治下的。
曹军从成都、郫县等地总共掳走青壮共有五、六万人之多。
如今曹昂仓皇逃跑,算上什邡、绵竹两地的青壮,也总共只带走了不到万人。
如此一来,最少有五万余青壮落入了刘封手中,这些人自然是需要尽快安排的,这些人若是一直捏在手上,刘封还要管他们吃喝,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倒不如让他们尽快投入到恢复生产中去,一来也能减少开支,二来也能实行以工代赈。
将青壮和降兵中的老弱清退回乡,进行夏收,是恢复成都地方生产以及社会秩序的重要任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