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4章 再围涪城(1 / 2)网文老大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4章 再围涪城

虽然今年的生产被曹军破坏极大,但能抢救多少,还是得抢救多少。

初步估计,能清退的青壮人数最少也当在六万以上,其中还包括不少蜀军。

如今刘封大军驻扎在蜀中,又有东州兵和黄权上万兵马,实不需要再养着为数数万的蜀军了,不如趁着大胜之威,尽早将其遣散,也好减轻后勤压力。

不过刘封特地叮嘱了陆逊,不能草率的进行一刀切,许多蜀军家中已无田地和家人,完全是靠当兵苟活。

如果将他们直接遣散,很可能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但造成不良后果,更会严重影响刘封在蜀地的形象。

最好的方针自然是从蜀地士族豪强那里弄来田地安置这些军人,可所谓善财难舍,先前筹集粮草物资就已经弄出了不小的问题了,如今再想要图谋土地,必然会引起不小的反弹。

陆逊虽然深受刘封信任器重,然其地位官职都不便于沾手此类事务,故此也只能暂时搁置。

大飨全军之后的次日一早,刘封便统帅大军出发,走的还是曹昂逃亡的路线,经什邡、至绵竹。

让刘封感到惊讶的是,曹军竟然没有焚毁两城中的剩余物资,光是粮食就留下了三十余万石,足够大军使用半年之久。

四日之后,刘封大军出现在涪水西岸,四万余大军连同一万民夫,绵延数十里,旗帜招展,马嘶人喊,声震涪城。

曹昂、曹纯、司马懿等人站在涪城城楼,看着刘封帅旗招展,心情很是沉重。

涪城城楼之上,曹昂面色凝重,望着西岸那无边无际的营寨与迎风猎猎的“刘”字帅旗,久久不语。

初夏的风掠过涪水,带来对岸人马隐隐的喧嚣,更添几分压抑。

曹昂身侧的曹纯拳头紧握,虎目之中隐有愁思,而另外一边的曹休则是露出了几分无力抗衡的软弱。至于站在曹昂身后半步处的司马懿,则微微眯着眼睛,目光深邃,仿佛在审视着对方军容的同时,也在计算着自己该如何抉择。

“好生威武的阵势。”

曹昂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刘子升此番不做休整,便倾精锐而东来,必是意欲一举拿下涪城,将我等一网打尽。”

曹纯沉声答道:“子脩不必过虑,左幕军虽强,然涪城坚峻,粮草物资十分充足。我军虽经新败,然城中尚有三万可战之兵,足可与之再较高下。某愿率精骑出城,击其半渡,挫其锐气!”

司马懿轻轻摇头,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子和将军勇烈可嘉,但此刻绝非出战机宜。刘封挟大胜之威,士气正盛,其军容严整,绝非仓促可击。且其大军虽欲过河,却有涪水东岸周瑜、贺齐大军接应,想要击其半渡太过危险,一动不如一静。”

“况且我等也并非没有优势。”

这话一出,曹昂与身边的曹纯、曹休、李整、杨修等人皆是看向他,不由生出了几分期待。

司马懿轻捻长须,缓声道:“将军且看,我等虽困守孤城,然棋局之外,尚有擎天之柱。大将军早在月前已至荆北,虎视襄樊,岂会坐视益州倾覆?依懿推算,此时大将军必已厉兵秣马,直指襄阳。若荆北烽烟骤起,左将军安能稳坐蜀中?”

随后,司马懿不顾脏污,直接蹲下了身体,在地面上以碎石、土灰为材,谋划道:“涪城本就是我军后勤所在,粮械之丰,仓廪存粮器械可支三军饱食半年,武库箭矢足可堆砌成山。更兼城高池深,一面邻水,内有三万精甲皆百战之师。”

灰痕在“涪”字周围画出一道圆弧:“待得左将军主力东归荆襄之日,便是这铁桶阵化为绞索之时。”

司马懿的指尖重重点在灰渍中央,眸光倏厉:“如今要务,非是贸然出击,而是效仿战国李牧守代之策。深沟高垒以挫其锐,偃旗息鼓以骄其心。待左将军主力东移,蜀中人马师老兵疲——”

司马懿摊开手掌突然拍下,尘土飞扬:“我军当如困龙出渊,尽复蜀中山河!”

曹昂有些疑惑不解,司马懿这策略虽然是如今最适合的方案,但委实算不得多少高明,而且其中内容也是他们早已经商量过了的,又有什么必要在眼前大庭广众之下重复一遍?

而且曹操在荆北发难的事情,还算得上是军机秘闻,怎么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可紧接着,曹昂突然察觉到一点不对劲,仔细一品,猛的醒觉了过来。

此时的曹昂等人正站在城头,周围站着许多值守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卒,司马懿故意把话说的相当大声,声音在空旷的城头传开了很远,让这些士卒也听到了话里的内容。

守城最怕的是外无援军,有没有援军对守城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眼下城头的士卒听到司马懿的这番话,明显精气神有了些许不同,一个个时不时的偷偷以期待的目光望向曹昂等人,显然是希望能听到曹昂的肯定。

曹昂的到来虽然增加了涪城的守备兵力,可同时,繁城大败的消息也不可避免的传扬了开来。

虽然曹昂早就下了封口令,可大败之际,又如何真的封锁得住。

得知繁城的战况之后,就连涪城城市内曹纯、曹休和李整的部众也不免士气大沮,这显然是不利于接下来的守城大战的。而现在司马懿这番话明显引起了周遭士卒乃至中下级军官们的注意和兴趣。

司马懿必是故意的,恐怕针对的正是城中士气的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后,曹昂立刻面露大喜之色,主动上前将司马懿搀扶了起来,高声大笑起来:“仲达不愧是我之谋胆,我等虽困于涪城,然我父必不会弃之不理。前日我父已传信而来,荆北行动早已发动,刘荆州已至沔南,响应者甚众,已重收五县之地。而我父已进抵襄阳城下,日夜攻打,破城在即。”

曹昂这里也使了个小聪明,他并没有称呼曹操为大将军,而是用我父来代替,这显然在无形之中提醒了众人他的身份。

如果曹操是大将军,那他这个将军未必就是必救之人。

可他却是曹操的嫡长子,事业的继承人,曹操又如何能置之不理呢?

说完之后,曹昂故意露出一脸得色,余光瞥视众人,发现城头将士俱是精神大振,听的入迷,心中不由暗自长松了一口气。

于是,他接着说道:“只需我等固守待援,局势必有大变。左将军在蜀中可是待不长久了。一旦左将军离蜀,其部精锐必随其东归。届时蜀中又有何人能挡我大军?”

果如曹昂所想的那般,他与司马懿这一唱一和,登时激发了曹军守城将士的士气,并给了他们援军的希冀。

曹纯、杨修等人也都反应了过来,纷纷开口。

看着四下士卒有些不顾军纪的小声交头接耳起来,曹昂知道这些消息必然会在今天之内传遍全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