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半夜起来都要给自己一耳光!
“师父,这一次的剧本对我来说又是一种挑战,我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生活。”
拿到剧本,郭启林一路聊了不短时间,但直到那位编剧离开,他才说出了一句真心话。
说出后不免有些自嘲。
因为他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里面,享受富贵生活的人很难去理解这种状态。
无法理解的话,再让自己去导演,极大概率弄一个四不像出来。
于迁却没觉得什么,“《塘山大地震你不一样没经历过?最后还不是拍得很好?”
“不一样,我没经历过它,但经历过之后的几次地震,我能感受到全国人民的力量以及灾区发生的真切感。
这种电影,却是一种生活,和这位编剧老师一样,正是因为他从小经历才写得出来。
我觉得找其他导演可能更好。”
郭启林从来不是一个逞强的人,有时候事情失败往往不是经验不足,而是因为逞强。
他能拍摄出《牧马人那种年轻人向往的爱情和生活,却拍不出一对中年夫妻在困苦日子的艰苦生活。
只因为没有经历。
“那我帮你婉拒了。”
于迁从来不会为难自己的徒弟,徒弟既然没把握就算了。
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徒弟并非是说假话,过去拍电影口头上说着麻烦不好处理,神态却神采奕奕,鬼都知道他很有兴趣试试。
这一次神色目光不一样,显然是真切的。
“让人家白来一趟。”
“没事,之后我给他介绍一些导演问问看。”
于迁无所谓的态度,为什么圈子人缘好,那就是愿意帮别人忙,还一帮到底,反之别人也愿意帮他忙和他相处。
放下手头的东西,郭启林第一次觉得无力,只是无力之中又隐藏了什么,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陪我聊会儿天吧。”
“嗯。”
在师父家,郭启林和师父说了不少。
全是有关于禾禾的。
禾禾在他老人家心中无法替代,等过了一个多小时。
师娘带着小洋回来。
瞧见大林来了,白慧敏高兴,喜欢禾禾她是一样的,从小到大她拍摄过不少视频和照片。
一岁的、两岁的、三岁的、四岁的都有,包括现在马上五岁的模样。
“大林,你瞧瞧两岁的小丫头。”
郭启林过去师娘身边看看,不看不要紧,内心深处的柔软被触动不已。
画面是禾禾三岁的模样。
三岁模样比起现在要稍微没长开一些,但依旧软软糯糯的状态。
而且是冬天下雪,小丫头非要犟着去看雪,然后穿着又厚又长的羽绒服在雪地上走,活像一个小煤气罐圆圆滚滚的。
正因为圆圆滚滚,一个人摔在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
“哎哟哎哟哎哟”
见爬不起来,小丫头坐在雪地上一个劲哎哟。
给正在看的郭启林和白慧敏笑得不行。
最后好不容易爬起来,头也不回继续玩雪。
根本不管雪已经给她的小手指头都冻得红了。
等翻到下一个视频,场面不一样。
小丫头生病被抱着准备喂药。
喂药不好喂,只能拿着一个小针筒吸一点止咳浆给她灌到嘴巴里,一到嘴里,小脑袋和小身子一个劲哆嗦,哆嗦完毕开始在爸爸怀里蛄蛹。
不想再喝的感觉。
浆尽管带甜,但对小孩子敏感的味蕾来说还有其他不舒服的味道。
“不得不说时间真快啊。”
视频里面全是两三岁的时光,如今禾禾快五岁,是一个大姑娘。
说话不仅流利,还有点嘴碎,顺便偶尔的闯祸。
当然跟她妈一样成为了一个美女。
“我得回家了。”
看到闺女,郭启林忍不住回家瞧瞧,晚上还要给她做饭呢。
刚要走,白慧敏放下手机,“你把这个带回去吃。”
师娘给的是放在冰箱里的羊肉。
郭启林没拒绝,谁不知道他们一家子喜欢吃,这些肉吃不了多久。
只是面对电影剧本的事情觉得有些可惜,没太大把握,只能继续去系统那里确定电视剧的剧本。
“爸爸,回来啦”
小丫头听见门打开的声音,宛如猫听见了猫罐头又飞快跑过来喊一声。
“嗯。”
“爸爸看完医生了嘛?打针痛不痛?”
“打针?”郭启林疑惑,紧接恍然大悟,走的时候是有这个借口来着,“对,打完针了。”
“痛不痛。”
“挺痛的。”
“爸爸,给。”
小丫头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来一个果放在爸爸手上,“吃完应该好很多了。”
握着闺女带着手心温度的果,这一刻郭启林不知道为什么良心有些痛了。
半夜起来都要给自己一耳光的程度。
“亲一下爸爸,弯腰,低下来。”
郭启林蹲下来,小丫头在脸颊上亲一下,郭启林百口莫辩,得了这下半夜起来都要打自己两耳光了。
“谢谢闺女,晚上有好吃的了,吃涮羊肉,奶奶给的,去打电话谢谢奶奶。”
“好。”
听到吃的,禾禾永远高兴。
脚步一刻不停去给奶奶打电话说谢谢,这一下弄得白慧敏开心了。
家里人都爱着小丫头。
也正是小丫头的开心,郭启林本来想看电视剧剧本都打算明天再说,在家里的安乐窝里很难不放松。
只是到了晚上睡觉,他望着天板不禁又想起那部电影,好是真的好,完全不是这个电影圈能出来的东西,但如果真因为市场的问题,展示不出来就太可惜了。
现在他拍电影已经不为票房,为喜欢,还为一个不错的故事。
仅仅一个念头,他思考了不短时间。
只希望能有导演接受。
不接受的话,自己说不定可以试试。
当然有人看得上接受拍摄更好。
说到底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念头一定,等到第二天,他却没想到师父真打来电话,并带着编剧一块儿在上午过来找自己。
“这是?”
郭启林迎进来一脸疑惑,师父应该婉拒了才对,看模样似乎没有。
“问过了,没有几位导演愿意答应,觉得这一部文艺片没有太多价值,不一定出来票房。”
在意料之中,郭启林没有说话,想想也是。
先不说最后故事的结尾适应不适应社会,它就是没有太多商业价值。
连自己拍的小众电影《人生大事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