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村建村比四小队早,所以这里村民们的房屋不像四小队那么整齐,有些就是依地形而建,路也不是直直的。
“老董叔!”吉普车到了院子门口,有狗在叫,孟海下车后,冲里面喊了一声。
里面没人出来,孟海趁机扭头对李龙说道:“老董叔是五保户,婶子前几年病死了,儿子以前搞串联,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找不着。现在就他一个人生活,对了,还有那条老黑狗。”
黑狗挺大,但听声音的确有些老了,铁链子拴着的,此刻看着李龙和孟海也不叫了,就盯着他们。
“谁啊?”
“我,孟海。”
“进来进来,小海你过来干啥?有事?家里缺药了?”
老人口音像鲁地的,不过李龙听的也不是很清楚,毕竟两世为人,他主要生长都在北疆,外面没怎么跑过,也不清楚。
从屋子里出来的是个身材高大的老人,看个头也就比李龙低个五六公分,接近一米八,不说膀大腰圆吧,至少比普通人壮实的多。
这样的人在山里闯荡,才不怕那些狼虫之类的东西吧?
“老董叔,这是李龙同志,供销社的领导。这回过来想收一些雪莲,你看看你那里……”
孟海给老董叔说明了来意。
“雪莲?要多少?我这可没剩下多少了,都让那些家伙要去泡酒了。你要等得及,今年秋里还能采一些。”
“有多少我要多少。”李龙说道,“一朵五块钱——均价。”
“这价可不低啊。”老董叔红脸膛,李龙在他身上闻到一股子酒气,估计这时候正在屋子里喝酒呢。
“走,先进屋说话。”老董叔看了一眼吉普车,然后招呼人,“我烧了只兔子,一起喝两口。”
“我就不了,”李龙摆摆手笑着说道,“老董叔,我要开车,酒沾不得。”
“也行。”老董叔也不勉强,引着人进屋后,他让孟海给李龙倒水,自己出去了,等再进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柳条筐,筐里放着几十朵雪莲。
“就这么些了。”老董叔把那些雪莲放在李龙面前,“你看看行不行,这是去年采的。”
李龙蹲下来看了起来。
老人很讲究,这雪莲都是从茎上剪下来的,没有连根挖。这时候人从自然获取东西,许多人是真的有敬畏的——李龙有些时候除外。
他数了数,一共三十四朵,其中有十二朵小的。不过头次收雪莲,李龙便给了全价。
“三十四朵,一百七十块钱,给,老叔。”
“不用那么多。”老董叔接过钱,从里面取出两张大团结递还给李龙,“你给的价高,我这里面有些小的就不能按这个价了,咱采药卖药,讲究个心安。”
话的意思,不为李龙,只为自己。
李龙笑笑,把钱收了起来,又问道:“那老董叔,有党参吗?贝母呢?”
“贝母没有,那个林业队抓的严,我手里不到一公斤,这个就不卖了,自个用,村里有人有咳嗽的也需要。党参倒是有几公斤,你等等啊。”
老董叔又出去了一趟,再回来的时候,一手提着一捆党参。
都是近一米长的,远远看着和两捆柴火一样。
李龙有点无语。他自然清楚,天山这么大,知道这里面党参年份久远的自然不可能就他一个,但老人把党参弄成这样,也着实有点不太好吧?
“收购站撤了,药材公司不收,这东西放我这里也就放着。”老董叔把党参放在李龙的面前,“五公斤多,按五公斤算,大部分是去年的,还有一点是前年的,你看着给价拿走吧。”
雪莲李龙给了个高价,老董叔甚至在想,这个年轻人大气,这党参送给他都行。
李龙仔细看着那些党参。
天山里的党参,一片山和一片山因为地形原因长势也不同。比如同在伊犁河谷,昭苏南天山的党参就主打一个长,通常都能长到半米以上。
而中山天的尼勒克唐布拉里的党参,就是粗短,有许多疙瘩样子,一块一块各种造型的。
老董叔拿来的党参就是长的那种,看着都挺完整。
五公斤多,也不少了。
“那我就出价了,这个我给不了高价。”李龙说道,“一公斤二十,你看行不行?”
“行行行,咋不行呢?”老董叔笑着说。
李龙又掏出八十块钱,和将才退回来的二十块一起递给了老董叔。
孟海看着就有些羡慕,这一来一回,老董叔相当于弄回来一辆自行车,还有一台缝纫机啊。
可不简单!
李龙把东西提着放进车里,然后就和两个人告辞。
目送李龙离开后,孟海虚心请教老董叔:
“老董叔,那雪莲好采吗?”
“要说好采,那也好采,找到地方,一采能采几十朵。”
“那……得跑好远吧?”
“那是。至少得往山里翻个几十公里,三五天不定能回来。”老董叔傲气的说道,“不是谁都能采的。”
孟海当然是想学一学了。编抬把子多麻烦,一天编的抬把子,不顶进山找两天雪莲的。
但天山那么大,没有目标,没有人带路的话,想要采雪莲,无异于大海捞针。
其实如果不是一开始有哈里木给李龙指引,李龙想在山里立足也是不容易的。
哪怕到现在,李龙进山想打到东西,也需要在自己知道的几个点去碰,当然也可以找哈里木和玉山江帮忙。
老董叔在山里山外呆了这么些年,虽然手头没趁手的武器,但采药这个他还真是趟出条路来,知道几个长雪莲的地方,也知道哪些沟里有哪些草药。
以往雪莲没人收,药材公司人家有专门的渠道,私人的不收,所以老董叔采了就放着,基本上没怎么卖出去。
现在李龙突然出高价收,那他真就打算等到七月份进山,好好收一下了。
至于家里种的麦子,托付给别人就行了——一亩地麦子的产出不如三五朵雪莲卖的钱多,哪头轻哪头重他还是知道的。
孟海也想知道老董叔怎么采雪莲,他甚至有想法着是不是到时把麦子交托给妻子,自己跟着老董叔?
至于老董叔愿意不愿意,这不还有近半年时间嘛,好好磨呗。
李龙开着吉普车往回走的时候,其实想的也是这类事情。
他也非常的想去往深山里一趟。
外山这几层他转的差不多了,感觉大差不差就是那样。里山他没去过,零星听哈里木他们几个讲过,大片的高山草甸,终年不化的雪山,一家在一起的哈熊,经常会偷袭羊的雪豹等等。
真想进里山去看看那边的壮丽风景啊。
李龙知道,在隔壁呼县的南山往里,有一条通往南疆的古道。这条古道是许多穿越者梦想的地方,但十分的危险,后世为了避免伤亡,直接把这条路给封闭了。
但曾经走过的人说过,这条路沿途的风景绝美,超过了乌孙古道、夏塔古道。沿途的雪山上是有雪莲的,还有一些珍稀的动物。
也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去看看?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大院子之后,才收回思绪。今天忙碌了一天,明天还有一天,明天忙完,就可以短暂的休息一下,实现他对顾晓霞所说的那个在家里呆一段时间了。
当然,能呆多长时间他也不知道,马上就雪化了,雪一化,估计农学院的罗教授就带人过来了。
那时就要忙新活了。
孩子发烧想吃桃,去买的时候和老板娘聊,她说现在的孩子想吃啥有啥。她们小的时候根本不敢和家人提,都吃不饱饭,八二年的,这一对比,还是j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