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一章:李世民五十大寿,承天门阅兵(1 / 2)请你吃大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崔敦礼一众人再次汇聚。

但这次见面地点很是隐秘,人也多了几个。

“上当了。”

崔敦礼严肃说道:“党仁弘不能死,他一死,带来的后果会很可怕。”

崔仁师不悦道:“你害怕了?”

“我不是害怕,我只是觉得这背后不简单。”崔敦礼说道。

杨师道也是深有同感,“我也觉得不同寻常。”

“党仁弘一事,有点操之过急了。”

两人经历过火车,自是明白这代表什么。

一旦火车遍布天下,朝廷对地方的掌控,会更加得心应手的。

也就对地方大族的压力更大。

“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已经发了。”崔仁师说道:“我们做不了决定。”

“天下世家大族,这一次都在出力。”

“党仁弘不过是第一个,如果陛下还不停下税务部的行动,后面还有更激烈的。”

崔敦礼心烦意乱得很,卢承庆点头道:“现在情势由不得我们。”

“两宫步步紧逼,税务部在大朝议都喊出那样的口号来了。”

“要是没有点作为,难道大家都束手就擒吗?”

“崔兄,我觉得你是想多了。”

“既然已经出手,那么只能是继续向前。”

另外一人是世家大族的官员,点头道:“党仁弘这个难题摆在面前,我们现在就要促成党仁弘案,办成铁案。”

“看朝廷如何处置。”

崔敦礼心头一叹,道:“尚书省已经给新闻总司下了行文,圣天子圣辰后,就要报纸全面对党仁弘一案进行报道。”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嘛?”崔仁师笑道。

崔敦礼一瞬间,某种怒气直冲脑门,看崔仁师极大的厌恶。

但他强忍着压下来了,道:“我们是想要。”

“可这是我们主动的嘛?”

“朝廷不压,反而要主动报道。”

“这意味着什么?”

“大唐帝国报都会刊登的。”

“说是朝廷的喉舌,但大家都清楚,那是代表着东宫的态度。”

“我们还没做,朝廷就准备用报纸进行宣传了。”

他顿了顿,道:“你们与太子没有打过交道,太不清楚太子的手段了。”

“我能坐上新闻总司的位置,就是他一手安排的。”

“之前,我大喜过望,但自从李义府暴露嘴脸后,我才明白,太子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他不得不承认。

当上新闻总司,他是高兴的太早了。

李义府之前的伪装,让他掉以轻心,留下了不少把柄跟口实。

撕破脸后,他都害怕,自己的一些作为,早就被举报到东宫去了。

李义府这个阴险狡诈,藏在暗处的毒蛇,肯定是想方设法的要把他给拉下马。

“你还是想多了。”

崔仁师道:“这次是天下世家大族,对朝廷所为不满的一次试探性反击。”

“太子是高明,手段非同常人。”

“但面对世家大族,陛下都要忌惮,太子就不忌惮了。”

崔敦礼露出怒容,“江南士族尾大不掉,大家都忘了?”

“那是萧瑀趁虚而入,小人行径,才得逞的,我们不是照样有嫡女在东宫?”

崔仁师的话,引起其他几人的赞同。

崔敦礼突然想骂他们一群人是虫豸。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他看向卢承庆,希望卢承庆能够说两句,但说的话让他大失所望,也是与崔仁师站在一起的。

“元礼,你变了。”

崔仁师说道:“变得畏手畏脚,不考虑世家大族的利益,反而是……。”

他没有说破,露出了失望之色。

当崔敦礼神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深呼了一口气,道:“好,我不多说了。”

最终闹的有点不欢而散。

双方的想法产生了分歧。

崔敦礼与杨师道站在一起,卢承庆,崔仁师等世家大族站在一起。

只是,崔敦礼这边势单力薄,完全无法与代表着世家大族意志的崔仁师他们相比。

“元礼。”

“现在如何是好。”

杨师道害怕的说道:“我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什么预感?”

“大祸临头。”

“火车带来的?”

崔敦礼问道。

杨师道摇头道:“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两宫的态度,他们好像比我们还想要党仁弘死。”

闻言。

崔敦礼沉默,半响道:“我也有这种预感。”

“你说,两宫到底会怎么做?”

“我也不清楚,现在我也很乱。”崔敦礼苦笑道:“他们没有跟太子打过交道,不知道太子睿智。”

“卢承庆见过太子的,但他现在有点迷了心智,太子没有兑现升官的承诺。”

“看到我升官他不平衡了。”

杨师道苦涩一笑,“现在退出不是,不退也不是。”

“只能是顺其自然,就看最后吧。”

崔敦礼也很无可奈何,“只能是如此了。”

……

正月二十三。

李世民五十大寿,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党仁弘一案,暂时被遗忘,所有人都在为圣天子贺寿。

当天。

在长安承天门外,先是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奏唱大唐国歌秦王破阵乐后,才开始浩大的阅兵仪式。

承天门上。

李世民一袭天子冕旒,李承乾也穿着太子冕服,站在他身边。

左右是大唐王宫大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