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不丁的一顶盖帽,戴得乔旭阳有点晕乎。
怒气一下消散了大半。
他无奈笑道:“这回真悬了!贾家村的村民闹着要镇里停掉旧村改造项目,我怎么解释都不听。你说说,这怎么搞?”
林骁从一听到上访,就猜到会是这个诉求。
但一下午了,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个看起来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项目,村民们为什么还要闹?
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
这说法,近年来确实在民间大行其道,但也得是有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才勉强靠得上边。
贾家村改造项目,纯纯的民生实事。
前几年的类似改造项目,被改造的村子那都是拍手叫好,项目完工时都要敲锣打鼓庆祝的。
怎么到贾家村这里,却搞出了上访这回事来?
难道真的是穷疯了,没访硬上,没钱硬要?
林骁的确不解。
当下也顾不得跟乔旭阳斗法,直接问:“理由呢?乡村改造是国家大力推动的民生工程,村民闹着要停掉,总得有诉求吧?”
乔旭阳也不兜圈子,道:“诉求很简单,他们要拆掉那些旧房子,建新房!”
林骁诧异:“建新房?”
乔旭阳点头道:“对,建新房。这几年,国家紧守耕地红线,对乡村滥用耕地建设房屋的情况严查严禁。这当然是守住土地红线的良策,但村子里年轻人一代代长成,都有结婚生子、分家另过的需求。
“像其他村子,规模不大、适龄村民也少,这种爆发式的建房需求还不算多,村子里现有的自建房土地勉强都能满足新房建设需求。
“可贾家村不行。这是咱们潮白镇大姓,全村人口超过了5000人,是全镇各村人口增长最快的村子,现有的自建房土地早就满足不了需求了。
“这几年,全镇16个行政村,就数贾家村报上来的自建房用地申请最多。好多40多岁孩子都生了两三个的村民,还住在父母十年二十年前建的老房子里,不是没钱建房,是没地建房!
“这两年,镇里也一直在研究给贾家村批地建房的事,研究来研究去,也只有把那片老宅拆了,再分给村民建新房,算是治标又治本的路子。
“但现在一搞乡村旅游开发,那批老宅不能动,光靠村子里现有的土地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庞大的建房需求,村民们可不得上镇里来闹吗?”
乔旭阳说着,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其实眉梢眼角都暗藏着看笑话的心思。
这个项目风风火火搞了这么久,所有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林骁一个人说了算。
可现在。
标招完了,改造方案定了,资金到位了,可群众不干了!
这让乔旭阳在深受信访折腾的同时,也狠狠出了一口气,倒要看看林骁要怎么扭转乾坤。
然而听了他的话,林骁却只是淡定一笑。
“哦,就为了这事啊?”他语气稀松平常道。
“就?就为这事?”
乔旭阳惊呆了,冷笑道,“老弟啊,你也是农村出来的,难道不知道在农村人心里,开枝散叶是最重要的事吗?往上数二十年,农村人那可都是结婚了就分家,分家就得另建房子的!
“这也就是这几年,农村自建房审批手续收紧,村民们才不得不改变思路,开始时兴结婚不分家,好些年轻人结婚生孩子了还住在爸妈的房子里。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想建新房,不想住新家!
“以前有办法,只是手续难批,大家还能等。现在你要把那些老宅都圈起来,搞乡村旅游,彻底断了村民们拆旧建新的念想,他们能不跟你急?”
乔旭阳说着,已经憋不住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林老弟,我看这回事情可难办了,要是村民们死咬着不让搞古村维护,你这工程……”
他没说下去,意思已经很明显。
林骁却依旧是笑得淡然,点点头道:“乔镇说的在理,这确实是个麻烦事!”
“是吧,我就说很麻烦吧……”
“是麻烦,所以乔镇辛苦了!”
“???”
乔旭阳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辛苦?”
“对啊,信访是归乔镇管,贾家村村民要是一次次来闹,可不得麻烦乔镇一次次接待吗,就像今天这样!”
林骁笑容满面,眼神里满是真诚。
乔旭阳都惊呆了。
“不,不是!这项目是你牵头在弄,现在村民们有意见,反对声音这么大,你不管吗?”
“我管啊!”
林骁语气铿锵,“可老宅拆旧建新,又不是我说了算,得镇里批准。在批文下来之前,我这乡村改造项目该怎么改还怎么改,村民们不让碰老宅,那就不碰,反正我这项目80的工程都是修路、修厕所,修各种基础设施,至于那些老宅,顶多就是少量的外墙维护,不搞也没事,不搞还更显古风古韵,更有古村特色呢!”
乔旭阳听得眼睛都直了,眼珠子差点从眼眶里蹦出来。
都没想明白,这货惹出来的事,怎么被他轻飘飘地就都甩到自己身上了。
好半天,乔旭阳才慌道:“不是!那你们施工的时候,村里人直接到工地上搞破坏,那怎么办?”
林骁咧嘴一笑:“报警啊,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乔旭阳:“???”
林骁又道:“不过我猜,村民们也不会这么傻!要是我要拆老房,他们不让拆,还可以当钉子户坐在屋子里,我一点办法没有。可现在反过来了,是他们要拆,我不让拆,那就简单多了,他们根本威胁不到我!
“总不能堵在村口,不让施工队伍进去吧?要知道乡村改造,这可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惠民工程,只要脑子没坑都知道是好事。部分村民为了建新房闹事,也架不住所有村民都想免费提升村里的基础设施。
“他们要闹,村里其他村民先不答应了,还用得着镇里出面调停?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些村民也只敢上镇里来上上访诉诉苦,而不会在村子里有所动作。所以……就只能辛苦乔镇了!”
乔旭阳的眼睛已经直到不能再直。
“那……那村民们要是先斩后奏,直接把自家老宅都拆了呢?”他问。
“那不可能!”
林骁笑得老谋深算,“要搞古村旅游,肯定得师出有名。前期,镇里已经联合县文旅局对贾家村的古宅进行评鉴,现在已经是县级保护建筑群了,虽然批文还没正式下来,但县文旅局的评鉴公告已经贴在了村里的告示栏上。
“村民们要想私自拆除,那可是犯法的,再加上村委会坐镇,你看他们敢不敢自己乱动!”
乔旭阳目瞪口呆。
这下算是明白,明明都是村民们自己的老房子,他们要想建新房,直接拆了就行,多简单的事。
怎么还非得十几个人集结成群,到镇里来上访。
现在经林骁一分析,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老房子现在真的是拆不得、动不得,面对惠民利民的改造工程,更是阻不得、拦不得。
于是掰着指头算来算去,竟只剩上访诉苦一条出路。
乔旭阳:糟了,冲我来的!
乔副镇长本来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来的,没想到兜了半天圈子,发现笑话是自己。
“不是!”
乔旭阳慌张又不忿,祭出最后的杀招,“接待民众来访,是我本职工作,这没什么好说的。可是老弟,提升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这是民生,可是解决村民的建房需求,让大家伙都能安居乐业,这也是民生。
“你不能为了前者,不顾后者啊!真要把那批老房子圈起来,不让动,那村民们怎么办?这一代还可以住爸妈的房子,可眼看着新一代都逐渐成年,一个个都要结婚成家,那这一代的住房需求要怎么解决?这些,你不管吗?”
林骁乐了。
“乔镇,你扯太远了吧?那都是多久之后的事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施策行政,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得考虑长远,不是吗?”
乔旭阳说得正义凛然。
林骁听罢,又乐了。
这位乔副镇长,还真不愧是机关下来的,官话是一套一套的,情绪是慷慨激昂的。
却根本不懂基层,也懒得去关注。
但凡他真的关注一下贾家村民生改造项目,就不会上赶着来看笑话。
因为这个项目的所有情况,都不是秘密。
只要他肯去了解,就能知道县文旅局的评鉴结果,知道这个项目势在必行,而不会在这里说这些冠冕堂皇,其实没点鸟用的屁话。
林骁本来不想跟他多费唇舌的。
但现在正好因为老婆的事心里不快,所以决定给乔副镇长上上课,就当解闷了。
“乔镇说得好,我们国家施策行政,确实得考虑长远,而不能只顾当下的利益。”
“……”
突如其来的肯定,倒是把乔旭阳给整不会了。
他知道林骁还有后话。
果不其然,林骁顿了顿便笑道:“那我问乔镇一个问题,你觉得城镇化这个政策怎么样,考虑得远不远?”
乔旭阳眼神一黯,立马意识到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他只是不懂基层,但并不是傻。
相反,在当官这方面,他其实很聪明,所以才只从“城镇化”三个字,就理解了今天两人纷争的所有关窍,并意识到了自己大错特错。
但现在已经为时已晚。
此刻,他怎么回答都不对。
说城镇化不好?大胆,想死啊!
说城镇化很好?那刚才自己嗷嗷喊了半天,要解决村民建设自建房的问题,是发什么癫呢?
他一时沉默。
好在,在机关内部锻炼了几年,别的没学会,官话那是张嘴就来。
他笑道:“城镇化当然是好政策,但国家实行城镇化的同时,也一直关注农民群体的利益。毕竟城镇化政策的本意,也不是把所有农民都赶进城里,有些村民就适合留在农村,那你不能剥夺这部分村民建房过上好日子的权利,不是吗?”
林骁点点头。
这个对手,比自己想得聪明一些。
但说实话,聪明得也非常有限。
林骁笑意盈颊,颔首道:“说得好。那我再问乔镇一个问题,既然你同意城镇化是好政策,那你觉得,那些留在村子里,没有进城的村民,是为什么没进城呢?”
乔旭阳愣住了。
这一次,林骁没给他机会,脸色一冷,直接开大了。
“咚咚咚!”
他敲了三下桌子,冷声道,“是觉得城里不好?是喜欢生活在乡下?或许有这种情况,但这是极少数!
“大部分留在村子里的,要么是中老人,他们都有自建房,或许老一些,但居住不成问题;要么就是生计不举的青年人,对于他们来说,建房的确是现实需求,可你不觉得,在解决这个需求之前,更应该解决的是生计问题吗?
“贾家村距离国道有一公里,中间都是农田。别小瞧了这一公里,正是这段路,让这个村子沾不上任何镇上产业、交通的光。所以村子人口最多,但平均收入,贾家村的表现可很一般。”
林骁顿了顿,继续道:“这些年,乡镇婚恋市场格局发生巨大改变。适龄男女青年比例越来越悬殊,导致彩礼越来越高,大量男光棍娶不上媳妇。
“为了娶老婆,乡下男青年得一直挣钱、攒钱,却还远远不够。娶个老婆全家欠一堆钱,那都是正常的,不欠钱才不正常。
“而最近这几年,这种婚恋格局越来越畸形。现在,男青年结婚在县里买房是标配,最次也是镇里。也就是说,农村基本上已经没有新的自建房需求了,需要建房的是十年前已经结婚了的那批,数量很有限。
“至于没结婚的,面临的局面是没钱,娶不上老婆,就算挣到钱了,也得去县里或镇里买房,才有可能娶到老婆。可这几年的环境,大家有目共睹。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去想办法帮村民创业增收,却揪着个自建房的小事不放,反而助长了农村那种攀比风气滋生蔓延。
“你建一栋三层的,我建一栋四层的,你家占地300平,我非要占地400平,有意思吗?乔镇,你要是真去村子里看一看就会发现,很多人家里并不是住不开,十几二十年前建的房子,就都是三层小楼了,房间七八个,一大家子再怎么样也住下了。
“而现在农村建一套自建房的成本,甚至远远超过县里买一套三居室的价格。城里的房子卖不掉,乡下还在不停地建,而且越建越夸张,越建越豪华,他们真的有这么强烈的建房需求吗?这需求,真的是刚需吗?”
林骁说完这些话,乔旭阳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他未必不觉得林骁说得对。
但面对同级后辈的如此疾言厉色,就算林骁说得再有理,落在他脸上也都是一记记耳光,扇得啪啪作响了。
但林骁完全管不了了。
他发现自己之前就是太谨小慎微、一团和气,才搞得人人都觉得他好拿捏,个个都想着上来占个便宜。
要是他一早摆出这副不好惹的架势。
上次乔旭阳请客吃饭,不经他同意就直接带来三个老板,这种事就不会发生。
再加上林骁现在说嗨了,天王老子来了也拉不住。
于是不顾乔旭阳的脸色,他继续一顿输出:“再说回乡村改造项目和古村开发保护项目本身。我不敢说,这项目能为村子里创多少收,让村民们增多少富,但有一分算一分,能多挣一分是一分。
“这个项目要真成了,游客来了村子里得消费吧,村民们随便弄点农家乐、农家菜馆,就能带来一些收益,这样留守农村的老人也有进项。
“如果这项目要做大了,那必定会有社会资本来投资,租下老宅搞民宿、餐饮,这样一来,租金是一笔钱,这些店面需要招聘人手,又增加了就业岗位,又是一笔钱。
“当然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景,但这个愿景,在上关村那里是有成功经验的。老鸭山大火以后,这一个月来游客就没断过,上关村村民光在山脚下摆摊,就挣了不少。
“诚然,上关村是因为沾了老鸭山和温泉的光,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贾家村没有。但有老鸭山的带动,有游客来,就会有贾家村古村保护开发的可能,这事本身就成了一半。
“发挥特色,干旅游,让村民们挣到钱。村子有了活力,年轻人有了出路,挣到钱了该娶老婆娶老婆,该买房子买房子,买不起宁海的、安阳县的,那就买镇里的,学府雅居那个楼盘不是呼呼在建吗,精品园住宅,说出去够有面子的了,不比在村子里建新房住着舒坦吗?
“至于那些年纪三四十,已经成家立业,走不出农村的青年人,他们的确有自建房需求,但这部分群体并不大。贾家村那么大,现在的土地还没有满负荷,随便敛巴敛巴就够用了。
“这些我之前都考察过,也找村主任细细了解过,还远远不到非拆老房子不可的地步。至于今天上访的这批人,为什么非要嚷嚷着要拆老房子,原因无非是两个。
“第一是嫌现有的建房地址不好,要么偏,要么小,第二,就是那片适合开发的老房子,只辐射到了贾家村老一辈的三分之一,到时候乡村旅游真搞成了,自然也就这些老人和他们的后人能有直接收益。
“我们这个国家一向是恨人有笑人无的。一会儿我把老宅的产权明细给乔镇,你不妨去查一查,今天上访的村民是不是都不在这个名单上!”
林骁一口气说完这些,已经有些疲累了。
深吸一口气,他冷道:“乔镇,这个项目我是肯定要做的,这些闹事的村民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中。不过,我这人不怕惹事也不往外推事,给乔镇指条明道——你要是想尽快解决眼下的矛盾纠纷,不如找找贾副镇长,他就是贾家村的人,对付自己的乡里乡亲,他肯定有办法……乔镇还有事吗?”
乔旭阳已是哑口无言。
这一刻,心中愠怒、惭愧、羞愤,各种情绪搅成一锅乱粥,感觉自己脸都被扇肿了。
最终,满腔愤懑只化作了一个摇头,他觉得自己可悲壮了。
“那慢走,我就不送了!”
“……”
乔旭阳可不敢让他送,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尴尬一笑,维持住最后的体面。
离开林骁办公室。
他的脸色就彻底阴了下来,像被人戴了绿帽子一样难看。
这时正好是下班点。
干部们纷纷走出办公室,在走廊里相互打招呼。
看见乔副镇长的脸色,一个个顿时噤若寒蝉,再注意他是从林副镇长办公室出来,联想起下午贾家村村民来镇里上访的事……
大家一个个差不多都明白了。
彼此对了个眼神,心念迅速统一,又无比纳罕。
“林副镇长最近是失心疯了吧,这两眼一睁就是干,简直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啊!!”
大家伙暗忖,最近可得老实本分一点,踏踏实实干活,可别招了这个疯子的不痛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