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195.告密者现身?
经过林骁锲而不舍地发疯,潮白镇乡村旅游开发的各项工作,终于都进入了正轨。
贾家村的旧村改造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丁宏辉这回是拿出了早年间创业的架势,亲自坐镇现场,推动工程进展,按图索骥干得那叫一个卖力。
施工过程中还遇到了村民闹事。
说是闹事也不恰当,因为来的还是前两天去镇里上访的那十几个人,可能是自知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只是聚拢在施工现场说点闲话,但并不敢阻碍项目开工。
林骁压根没出面,由副镇长贾明路带着贾家村的村主任,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人给打发了。
项目顺利推进,三个月后完工。
除了贾家村的项目。
下关村是今年全镇乡村改造的另一个重点,也在这周五成功将项目挂网,开始了招投标程序。
下关村是林骁确定的,潮白镇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点位。
而相比于贾家村,下关村的改造投入更大,前期造价造出了640万,将近是贾家村的两倍。
按理说,下关村的面积、人口,都远不如贾家村。
改造投入会更少才对。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其中,有很多难以为外人道哉的历史因素。
简而言之就是,贾家村出了贾明路这么个副镇长,还有好几个能人在县里、市里担任要职,各项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肯定少不了。
所以,虽然贾家村的地理位置不是最好的,但村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却非常不错。
这也就是为什么,各村历史沿革都差不多,古宅建筑也都是一个风格。
但只有贾家村,成功将一片徽派古宅保留至今。
其他村子,这些古宅要么不成体系,要么破旧不堪,要么早就拆掉建了新房。
而贾家村的村民,在三十年前就几乎都离开了那片老宅,家家户户搬进了新楼房。
如此一来,这片老宅反而顺利保存了下来。
贾家村现有户籍人口5000人,常住于村里的大概也就3000,这多出来的2000人,就是其他各村羡慕嫉妒的“人脉”。
“枝繁叶茂”四个字,在农村的含金量,只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深刻领会到。
因为这四个字,贾家村在各类乡村提升改造工程中,早已优先享受了一波又一波。
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改的了。
要不是林骁看上了这片老宅,打算搞古村旅游开发,这次的改造项目本来是可以跳过贾家村的。
自然改造起来,资金用不了多少。
而相比之下,下关村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改造起来就需要对全村进行全面提升,那资金量可就大了很多。
这个村的改造任务,也是林骁更为关注的一个工程。
好在,经过他这段时间在镇里锲而不舍地发疯,已经没有人敢找他疏通关系,公然围标串标了。
甚至他在和宏辉建筑对接时,假意试探丁宏辉:“丁总,下关村的乡村改造项目,你也顺手一块包了呗?”
丁宏辉这阵子真是被他折磨得够呛,都要ptsd了。
听到他的话,丁总吓得脸直抽抽:“林镇长,我倒是想,可是贾家村的改造工期紧,我那儿人手不太够了,所以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林骁笑而不语。
他知道丁宏辉说的是假话。
这种项目一般都是中标后现招工人,公司要动用的人力非常有限。
宏辉建筑也是安阳县排得上名号的建筑公司。
连两个加起来将将1000万的项目都不能同时拿下,那这行也不用混了,趁早回家奶孩子算了。
不过正因为听出丁宏辉说的是托词,林骁才更高兴。
这说明,自己这阵子发疯终于发挥作用了,这些牛鬼蛇神终于意识到,他是个不好伺候的主,想从他手底下挣钱可没那么容易。
林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次的招标工作,终于能顺顺利利、合法合规地进行。
当然,这样也不能确保高枕无忧。
所谓“存在即合理”,之所以现在都搞围标串标那一套,连秦正刚这么刚正不阿的人,都会习惯性地干预工程招标结果,选择本地熟悉企业作为中标方。
可见,这套流程的存在并非完全是利益交换,而是有客观存在的必要和原因。
说直白些,就是外面招来的企业不见得就高质、省心、好用,反倒是身边用熟了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资质一般,但胜在听话懂事,能保证工程质量的下限。
这就足够了。
因为这些考量,这套招投标体系才会形同虚设,招来招去都是本地企业。
经过贾家村的这次招标,林骁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甚至这段时间和宏辉建筑接触,他对于前人经验也开始慢慢改观,甚至有点“真香”了。
因为丁宏辉太听话了!
这位丁总懂事到,明明知道林骁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却还是会硬着头皮去完成。
当然,这其中有林骁“铁面阎王”人设的威力。
但无论如何,这个结果是林骁非常满意的,要换个外来企业,没准就不吃你这套,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这样一来,重新招投标又得耽误一个月,工程进展大大受影响。
选择本地企业就没有这个顾虑。
不管林骁刁难得再狠,丁宏辉也不敢撂挑子,因为只要他一撂挑子,很快全县都会知道这宏辉建筑靠不住,连县领导也会对他不满意,而不会是觉得林骁吹毛求疵、故意挑事。
这样一来,宏辉建筑也别想继续在安阳县混了。
之于这个考量,丁宏辉现在就算是咬碎了牙,也得把这个项目好好完成。
林骁这边呢。
尝到了本地企业的“好用”后,他也不再执着于大企业、大公司。
之所以下关村的项目还是要走公开招投标程序,纯粹是图个省心,懒得搞那套蝇营狗苟的勾当。
既然连宏辉建筑都可以拿捏。
那不管招来个什么公司,他都有把握,让公司按照自己的构想快速推动工程建设,并赶在国庆假期前,让潮白镇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初见成效、形成规模,并迎来一波旅客大爆发。
距离国庆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就目前的进展来说,这个目标还是很有希望完成的。
只不过完成的前提是,林骁还能在这个位置上,踏踏实实坐到国庆节。
因为最近“铁面阎王”的人设。
林骁只要出现在镇里,干部们对他的态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恭敬,甚至连一向跟他不对付的贾明路,都开始莫名其妙地对他露笑脸,一口一个“骁儿”,听得他头皮发麻。
本来还觉得,自己这人设立得好,为自己省了很多人际沟通成本。
结果没两天,他就被镇长秦正刚约谈了。
办公室里,两人相对而坐。
“林骁,最近家里有事儿?”秦正刚开门见山问。
“秦镇为什么这么问?”
林骁已然猜到了秦正刚约谈的意图,却佯装不知。
秦正刚笑道:“闲聊天嘛,关心班子成员的工作生活状况,也是我这个镇长的主责主业之一。你是班子里最年轻的,又肩负着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指标,我是怕你担子太重,有压力又不好意思说,再给自己逼出个好歹来!”
林骁眉头一挑,笑了。
所谓听话听音,秦正刚是不太会搞虚头巴脑这套的,这话算是说得很直白了。
意思就是,他最近的情绪引发了镇里干部和县里领导的不满,对他能否扛起潮白镇经济工作的大旗,很不信任,所以才让秦正刚这个一把手出面,找他聊一聊。
名为谈心,实为警告。
简而言之:干不了就别干!
林骁也知道秦正刚难做,今天这场谈话是例行公事,也不愿意让他为难。
于是直接道:“秦镇,今天已经是6月13号,马上二季度就过去了。照目前的经济数据统计来看,潮白镇不管是产业项目到位额、营利性服务业收入,还是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等指标,都比一季度有所增长。
“秦镇您是行家,应该知道二季度数据一般都是全年四个季度里最拉胯的,但我们潮白镇能实现逆势上涨,足以证明全镇经济增势强劲……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少不了您的带头作用,也缺不了全体干部的团结协作。
“但是,您要说我干不了经济,不适合在这个位置上待着,那我多多少少肯定是有点不服气的!”
最后这句话一出来,秦正刚嘴唇都哆嗦了一下,很是惶恐。
林骁刚才的话实在是谦虚了。
这些年,潮白镇的经济指标一向都是全县各镇中排名靠后,而秦正刚一直是镇长,镇上这些干部也基本没动。
自从副镇长林骁一来,各项经济数据才开始跟打了鸡血一样猛窜。
就拿最基本的数学变量角度来看,也知道这都是林副镇长的功劳,其他人谁敢沾光?
秦正刚何尝不知道这些。
他不是那种嫉贤妒能的人,非常乐于承认下属的优秀。
所以今天这场谈话,从他自己而言就是准备走个过场的,所以才一开口问的是“家里有什么事”,而不是质问“你最近发什么疯”。
谁曾想,这货真是杀红了眼,上来就怼。
秦正刚被噎了个没脸,连忙拍桌子不悦道:“你这人!我说你不适合坐这个位置了吗?人家是点火就着,你怎么不点火也着?”
林骁也知道自己牛脾气又犯了,也自觉没理,吭哧吭哧不说话了。
秦正刚见状,脸色好看了一些。
“说说,遇到什么事了?”秦正刚问。
“什么事也没有!”
“又扯淡!”
秦正刚根本不信,“没事你最近这么大火气,见谁怼谁,都怼到我头上来了!”
林骁不由得尴尬一笑。
秦正刚见状,也笑了起来。
两人这才恢复了之前那种“名为上下级,实为忘年交”的轻松氛围。
在秦正刚的逼问下,林骁这才扭扭捏捏开了口:“确实没什么大事,就是老婆在闹离婚!”
秦正刚愣了一下。
虽然猜到肯定有事,却没猜到是这个。
不由得张大嘴巴:“啊?!”
随即想到,他的老婆来历很大,于是更诧异了。
“你那个当大歌星的老婆?”他带着一丝八卦气息问。
“嗯。”
“你给她写了很多歌?”
“嗯!”
“那怎么会闹离婚……她火了,开始嫌弃你是个基层小公务员?”
秦正刚从世俗伦理入手,只能联想到这一步了
林骁摆摆手道:“不是……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反正是有点矛盾,主要原因在我!”
见他不肯直说,秦正刚也不好多问。
只能从过来人的角度,传授了许多夫妻相处之道,尽可能地帮他解决问题。
林骁一通听下来。
虽然知道没多大用处,却也还是感念他的苦口婆心。
于是难得心平气和道:“知道了,谢谢秦镇!”
秦正刚也没有多言,又道:“你心情不好,我能理解,但还是要说一句,尽量不要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本来我也不想找你聊这个天,但你的情况现在连县领导都关注到了,这才……你懂了吧?”
林骁点头。
“知道了,以后注意!”他平静回复。
“真能注意?”
秦正刚听他的语气,根本不信。
林骁呲牙一乐:“我尽量!”
秦正刚:“……”
算了,今天这话算是白谈了!
秦正刚倒是想得通,反正今天本来就是打算走个过场的!
现在话也谈完了,自己这一把手职责也履行到位了,县领导要是还不满意,让他们自己去找林副镇长谈,那场面一定很精彩。
秦正刚都有点期待了!
……
周六,林骁带着旅游专班的两个干部,去海城的一家叫“铁瓷”特色陶艺馆考察。
这家陶艺馆最近在网上很火,做出了很多时下很热的联名创作,比如封神系列陶瓷手办,赶上了近期院线的封神热潮,价值不菲的陶瓷手办也卖得很火。
当然这家陶艺馆之所以火,还不仅仅是因为潮流赶得好,手办销量高。
独特的陶艺制作体验课程,让陶艺跳脱出了“小孩子才玩”的刻板印象,引发了年轻人的追捧,陶艺体验课卖得非常好。
目前,这个品牌已经在四大一线城市都开了分店。
林骁正好想把下关村的陶艺工业包装运作起来,打造潮白镇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所以才想着到这家“铁瓷”陶艺馆考察。
如果能说动这家品牌,入驻到下关村,那当然是一劳永逸、最好不过。
品牌的名字本身就足够亮眼,能吸引大量城市青年过来一探究竟。
毕竟该说不说。
宁海作为二线城市,年轻人在追赶潮流方面本身就“慢半拍”,往往一线城市流行什么,等热度快过去的时候,又会在二三线城市又来上一波。
现在“铁瓷”陶艺馆在海城爆火,并在一线城市都开了分店。
林骁估摸着,如果真能说动这家品牌在下关村开分店,那等店铺建设好,差不多一线城市的风潮也快过去了,那么宁海就该流行了,年轻人自然嗅着热度闻风而至!
想不火都难!
当然,林骁也知道,想说动铁瓷到一个乡下地方开分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他这次来考察,主要还是抱着个学习的态度。
大不了照搬模式在下关村搞个“赝品”,运作得当的话,照样能引得年轻人趋之若鹜。
别问,问就是借鉴!
所以这次考察,势在必行。
一行人周五晚上抵达海城。
周六一天,几人便化身游客,出现在了铁瓷陶艺馆里。
不大的门店,那叫一个火爆。
店里挤满了打扮时常的红男绿女,基本上都是成双成对出现,俨然一副“恋爱新去处”的架势。
林骁几人排了一个小时队,才获得进店资格。
一通体验下来,林骁对这家店的运营模式、风格理念,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本来想找老板聊聊。
但问了店员,得知创始人并不在,于是只能作罢。
回到酒店,已经是下午。
出差的既定行程是一天,应该是今天下午就返程。
但……出来一趟也是不太容易。
冷涛暗戳戳试探:“林镇,您看这都四点了,咱们最快七点能坐上高铁,到县里得十点了……今天还回去吗?”
旁边的孙思淼也是一脸期待。
林骁也是年轻人,怎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是挺晚的,那就明天再回?”他问。
“可以可以!”
“不耽误你们过周末吧?”
“不耽误不耽误!”
“那记得提前买票,别像现在似的,要走了票还没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