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突袭秦州(1 / 2)北城二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簌簌……”

咸通七年七月十五日,当陇西的王式决定撤军,变攻为守的同一时间。

秦州北部的成纪县外,无数百姓正在埋头田地,苦干农活。

城门楼前,驻守成纪的州兵不免打了个哈欠,这炎热的天气令其昏昏欲睡。

不止是他,而是整个成纪县州兵皆是如此。

自半个多月前,囤积成纪县的军粮被运往南边的上邽县后,秦州北部成纪及陇城两县的防御力度便不免开始下降。

成纪县地处神仙梁南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境内地形分为黄土梁昴、沟壑山地和狭窄的河谷盆地为主。

境内可耕种的土地,主要是瓦亭水、陇水几条渭河支流所冲刷出来的河谷平川。

这些大大小小的河谷平川,能够开垦的土地并不少,但苦于人口稀少,即便大唐朝廷已经在此地经营近二十年,却也不过才开垦出三四十万亩耕地罢了。

整个秦州的粮食,主要还是靠上邽、伏羌、武山三县所在的渭水河谷来产出。

饶是如此,这三县每年能产出的粮食,也不过三十余万石,算上北边成纪、陇城、清水三县,和东边作为退路的秦岭县外,产出也不过五十余万石。

在维持当地十余万人口粮的情况下,能用来养军的粮食微乎其微,只能靠山南西道和关中调拨军粮。

正因如此,在军粮调往南边后,成纪和陇城两县的防务便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当然,之所以如此空虚,主要也是因为刘继隆主力在距离此处七百余里路程外的萧关。

以路程来说,刘继隆从萧关往长安打去的路程,都不一定有从萧关到成纪的路程远。

官军掌握木盘关、石门关,完全可以走近路前往萧关,路程不过三百余里,只有刘继隆绕道成纪路程的一半不到。

两方的距离摆在这里,所以王式才会大胆调兵前往萧关,只因为他觉得李承勋一旦察觉不对,也有足够时间撤回驻守成纪。

不过在事后的后知后觉中,王式察觉到了不对,而这个时机也被刘继隆把握住了。

“什么声音?”

“哪有什么声音?你听错了啊?”

“莫不是想曹郎君啊?”

成纪县外,那些埋头干活的百姓纷纷抬起头来,尽皆女妇而无男子。

整个秦州的男丁都被征募到了前线,就连未满十八岁的中男都被征走了,所有的农活都压在了家中女人的肩上。

田间,正在除草的一名妇女疑惑看向瓦亭水北岸,那边有着大片未开垦的平川,一眼能看出好几里外,但此时那个方向却并未有什么动静。

与这妇女相熟的同村妇女不免调侃起了她,妇女闻言也不害羞,而是叫嚷道:

“谁不想?你们不想?”

“现在日子过得不好,每天值得念叨的也就床上那点事情了。”

“男人都被征走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我家曹郎如果能回来,我定要狠狠折腾他。”

“哈哈哈哈哈……”

妇女们苦中作乐,笑容中带着丝苦涩。

她们心里无比清楚,男人若是上了战场,多半是回不来了。

听闻西边战事打得十分激烈,每天都要死很多人。

她们不明白,陇右的那位也是远近闻名的仁主,朝廷为什么要对这位仁主动兵。

要知道秦州粮价之所以得以低于关中,也多半源于陇右卖粮给秦州,这才让秦州的百姓不至于遭遇饥荒。

在她们有限的见识里,她们只觉得赶跑了吐蕃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

如今的日子虽然苦,但总比在吐蕃治下朝不保夕来得好。

可是战争最后还是降临了,她们这些百姓的日子也就更难了。

没有男人在家,今年的秋粮能否如期收割,能否交得上秋税都成了问题……

“嗡隆隆……”

笑声间,瓦亭水北边渐渐有了动静,妇女们先后停下了笑声,目光探究般的看向北方那常用于放牧的河谷平川。

渐渐地,嗡隆声越来越大,不少上了年纪的老妇听后纷纷叫唤起来。

“是骑兵!快跑啊!!”

“跑……”

吐蕃军队的马蹄声,带给了这些老妇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每次吐蕃入寇大唐,似乎都是走东边和北边用兵,而马蹄声则代表着他们的归来。

如今北边会州已经丢失,哪怕是这些老妇都知道,官军不可能走北边南下。

一时间,成纪县外的数千妇女纷纷拾取农具,仓皇往县城方向跑去。

“快进城!快!!”

城门口的官兵也听到了马蹄声,他们没有立即关闭城门,而是不断催促着这些农忙的妇女,只因其中有着他们的妻女姐妹。

河谷中的马蹄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驻守城楼中的官兵也见到了远方招展而来的五色旗与三辰旗。

叛军与官军的旌旗,大部分都相同,但双方甲胄颜色并不同。

陇右军以银甲黑袄为主,官军以红袄为主,隔着老远便能分辨清楚。

所以当官军看到北边河谷平川冒出银甲黑袄的陇右军时,他们立即吹响了木哨,撞响了警钟。

“哔哔——”

“铛铛铛……”

刺耳的木哨声与铛铛作响的钟声催促着城外的妇女们,当她们逃入城门后,陇右军的身影已经抵达了瓦亭水北岸。

他们稍微测了测瓦亭水的水深,随后便大胆放心的策马过河。

成纪县城门紧闭,连忙派出了快马南下。

不过他们的快马还未跑远,便被刚刚过河的陇右精骑追上。

快马为了活命,连忙下马投降。

眼看快马无法传信,城内官军立马放飞了城内所有信鸽,而此时的陇右军,已经有近千人渡过了瓦亭水。

站在城楼前,官军可以清楚看到,陇右军的队伍延绵了好几里,且后方还有民夫跟随。

“他们是从会宁绕道而来的……”

城内的官军很快就有了判断,但紧接着便是动摇。

上万人的队伍,想要拿下仅有一千官兵驻守,且男丁及中男都被抽调走的成纪县,根本用不了什么力气。

两个时辰过后,近万陇右军尽数过河,跟随大军身后的民夫开始搭建简易木桥,方便辎重车过河。

当第一批辎重车过河后,陇右军根本没有任何商量的意思,三千马步兵下马,开始指挥民夫拆卸辎重车,摆出了攻城的姿态。

马步兵开始组装马车,民夫则是不断挖掘沙土,装入麻袋之中。

待到半个时辰后,随着号角吹响,三十余辆装有挡板的盾车被推动前进,民夫背负沙袋,紧紧跟随他们身后。

速度之快,令成纪县的官军都没来得及布置守城器械。

“他们想要干嘛?用冲车撞城墙?”

“成纪城墙可是有两丈厚,他们用这个撞城墙?”

城头紧急聚集起来的官军看向城外的陇右军,此时只感觉到了莫名其妙。

“不必管他们要干嘛,弓弩手准备,贼至一百二十步放弩箭,七十步射弓箭!”

城头一名类似都将的将领开始吩咐,同时不忘鼓励士气。

“上邽县距离此地不过百里,镇中的援兵最多三日便能抵达此处,坚守三日足矣!!”

都将的话,确实让这些平日里不精训练的州兵提起了精神,士气也渐渐高涨起来。

在他们的目光下,陇右军的盾车走入了一百二十步范围内,不足百名弩手开始射出弩矢,但由于陇右军紧紧躲在盾车身后,加上盾车的挡板较高,故此难以干扰陇右军步伐。

六十步的距离很快到来,一千州兵中的另外二百弓手开始以弓箭干扰陇右军脚步。

不过这时陇右军停下了脚步,开始举盾列直阵于护城河北岸,后排的陇右军则是皆结曲阵,以弓弩开始与官军对射。

“哔哔——”

刺耳哨声作响,除举盾的战锋外,余下两千下马步兵皆以队为单位,随哨声以箭矢还击。

箭矢如蝗,瞬息间便把成纪县那不足二丈高的马道上的官军压制下去。

与此同时,哨声再度响起,城外陇右军主动让出一条道,而那些民夫则是背负沙袋上前,开始铺设道路。

不过两丈宽的护城河,在一千民夫背上沙袋的填铺下,很快便为陇右军铺设出了一条道路。

紧接着他们开始撤回本阵,不再参与前线战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