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锦和任红昌在开心的逛吃,李放和赵祯也聊的不亦乐乎。
这会儿他也不感到饥饿,跟赵祯侃大山,让他找到上大学时,跟同寝室室友在晚上睡前键政的感觉。
那个时候刚上大学,正是天不怕地不怕,最放飞自我的时候。
一到晚上熄灯,天南海北的瞎聊,甚至能聊到凌晨两三点。
现在想来,李放还真有些怀念。
“开国之君的权力欲,那不是别人能比的,尤其是朱元璋。”李放感慨道,“别人都认为,宰相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的,可他偏偏认为那就是来分他的权力的。”
赵祯实在是大开眼界,他着实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皇帝:“若废黜宰相,他自己如何......”
还没说完,他就反应过来了。
“是了,按你的说法,那朱元璋是‘工作狂’,故而能独掌朝政。”
李放点点头:“废黜宰相后,皇帝直接和六部接洽,自然就避免了皇权被人架空。”
听到这个好处,赵祯也不免心动。
可想到李放之前说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法,朱元璋这办法,肯定不适合他们大宋。
想了想,赵祯也只能放弃了。
李放继续说道:“可能也正是这种权力欲,反过来导致了朱元璋要求臣下言事务求简洁,这才能让他在一天内处理这么多政务。”
说着,李放又找到了一个事迹来佐证叙事简洁的重要性。
朱元璋由于出身不好,虽然起事之后也在努力学习,可对于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还是看不习惯。
因此早就多次下令,要求臣子上书时,尽量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就连他自己颁布圣旨时,都经常是大白话。
但这个命令却收效甚微,上书言事引经据典那是文人骨子里的习惯,哪里这么容易改掉?
所以许多人也没当回事,因为不严重,朱元璋倒也没特意整治过这种情况。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许多事都等着忙活呢,这点小事自然是要靠边站了。
到了洪武八年,时任刑部主事的茹太素给朱元璋上书,洋洋洒洒万余字,尽显文人本色。
可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朱元璋实在是不想自己看。
那玩意引经据典的,他还要费心思考,于是朱元璋干脆让人给他读一遍。
结果读了几千字了,他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尽是些空话套话。
之后又一直读到万余字,那篇奏章才涉及具体的事宜,给朱元璋提了四个建议。
因为这种行为,朱元璋十分讨厌他,再加上那奏章中有些话确实不太中听,朱元璋干脆下令,直接当廷杖打此人。
“等等!”赵祯有些惊讶,“臣子上书言事,即便有务虚之嫌,何必当廷行刑,有失文人体面。”
说着,赵祯十分不赞同的摇了摇头。
这位明太祖,虽说是开国之主,可这脾气秉性与前代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却是不同。
“这才哪到哪?人家后来掀起大狱,明初四大案,前后诛杀近十万人,开国功臣也难逃一死,打个刑部官员算什么。”
李放毫不在意的耸了耸肩。
赵祯立马反应了过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是这个意思。”
“那徐姑娘家?”赵祯看向超市外面。
他可还记得,李放说过,徐妙锦家正是大明的开国武勋之后,她爹受封国公。
李放解释道:“她家没啥事,她父亲徐达虽说也是开国功臣,但为人机智,立国之后除了打仗很少去掺和朝政,所以算是寿终正寝了。”
徐达的下场好,只能说是他死的早,若是他和李善长一样,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身体还挺硬朗。
那会发生什么,可就谁都说不准了。
赵祯并不知道这点,他缓缓点了下头:“还算不错,朱元璋倒也没有斩尽杀绝。”
“不过别人可惨了。”李放唏嘘的说道,“朱元璋的首席谋士,被他自己称为萧何的李善长就死的老惨了。洪武二十三年,时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被朱元璋借口知反不言,而被族诛。”
“开国功臣,且年逾七十,他竟然也不肯饶恕?”赵祯根本无法想象。
“且不论什么知反不言,即便他要造反,已经七十七岁了,谁还敢跟随?”
李放轻笑一声:“君不见司马仲达乎?”
“呃!”
赵祯许多话都给憋了回去。
半晌之后,他才辩解道:“司马懿四朝老臣,忠心魏室几十载,谁能想到他宁弃一生清名于不顾?再者,不是什么人都能活到他那个岁数的。”
“李善长也一样啊,他是朱元璋的淮西老乡,自起兵之初就一路跟随,军中宿将大都与他亲善。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自然不怕,可他那一年也已经六十多了。”
说到这,李放不禁叹息了一声。
要是朱标不早死,后面的李善长、蓝玉等人恐怕都能幸存。
“朱元璋精心培养的太子,中年而丧,他又立了个太孙,可毕竟年纪还小,威望不足。在你们古代,六十岁,哪怕他是皇帝,明天说突然就死了,恐怕也不会让人感到奇怪吧?”
对于李放的问题,赵祯也无法反驳,只能点头承认。
“所以啊,朱元璋越看李善长就越觉得他长的像司马懿,但凡李善长死在朱元璋前面,他估计也能捞个好一点的身后名,子孙也能公侯万代。”
赵祯沉默不语,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要是自己在朱元璋的那个位子上,他会怎么做?
思来想去,赵祯也想不出答案。
或者说,他不敢去想那个理智的答案。
“算了,扯远了,还是说回去。”李放拍拍手,让赵祯回神。
打完了茹太素后,朱元璋十分感慨,茹太素所上书的事,其实只需要五百字就能说清楚,可他却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
此举不仅拖慢了行政效率,还容易让人看的云里雾里。
所以朱元璋直接下发明诏,令中书制定一个上书言事的格式,务求杜绝这种繁琐冗杂的上书方式。
见识了不知算是前辈,还是后辈的事迹后,赵祯深有感触。
虽然对朱元璋的行为很看不惯,但对于这个增加效率的办法还是很认可的。
赵祯开口索要纸笔:“这是个良策,既能对朝政有所裨益,又不牵动任何人的利益,我看变革不妨从此开始。”
接过李放递来的毛笔,赵祯认真的记下了这一条。
李放趁这会儿继续去啃吕夷简的奏疏,虽说文言文他不是看不懂,但吕夷简实在写的太弯弯绕绕了。
以至于他看的时候,总是磕磕绊绊的。
这期间,还来了几个客人,都是赵祯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