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都是汉室宗亲,都是一家人!(2 / 2)九州方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那以后,昌阳县人口就极为稀少,不仅本地百姓四处逃亡,连本县大户豪强都不敢在居于此地。

不过好在本地的海溢数十年难遇一次,大儒郑玄也正是因昌阳多荒地,才会率弟子门生选择在此地客耕。”

大儒郑玄与党人杜密为友,故而遭受牵连不得为官。

又因宦官迫害不敢在家乡停留,十年前就带弟子门生来到昌阳县客耕。

在刘繇带领下,一行人来到郑玄所在的一片茅屋村社。

却被一名二十岁左右年轻儒生告知道:

“郎君来之前老师便已知晓,不过老师近几日出门访友并不在此处,却要我将此物转交给两位郎君。”

刘昕接过一看有些惊讶,儒生转交之物竟是一本纸质书册《千字文》。

咦?怎么字迹那么熟悉?这不是自己的笔迹吗?

再看背面竟还有楼桑刘氏印鉴,显然这是献给刘宽、卢植两人书册中的一本。

考虑到卢植和郑玄之间的师兄弟关系,更有可能是卢植将此物赠送给郑玄。

心念及此,刘昕不由为卢植的做法感动,老师在默默的为学生们铺垫仕途啊。

再仔细翻看书册,上面密密麻麻的用小楷标注了大量注解。

看到这里刘昕完全明白了郑玄的意思。

身为北海高密人,老家还有亲人族亲,郑玄实在不好表态支持刘昕、刘德然。

不过这位老先生毕竟心中还有正气,他选择将注解后的《千字文》交给刘昕,以此帮助刘昕扬名。

这样一来既不用明着得罪青州大户豪强,又能在实际上帮助刘昕、刘德然,让数万流民得到救助。

刘昕非常感激的郑重拱手道:“多谢兄台转交此物,敢问尊姓大名?”

年轻儒生态度温和,也拱手还礼道:

“不敢当太平郎垂问,在下姓孙名乾,乃是郑师的北海同乡,年初才来昌阳跟随老师学习。”

孙乾?这又是一个历史上追随刘备的人物。

刘昕默默留意着,没有什么好惊诧,毕竟历史上的皇帝都见了多少个。

他拱手感谢道:“多谢孙兄了,我等必不负郑师的期望,这便告辞离去了。”

一行人原路返回,经过牟平跟刘繇告别,没有停留便马不停蹄继续赶路。

才走到黄县就遇到出来报信的刘氏部曲,曲成县流民越发变多了。

外出这几天时间里,东莱、北海两地大户豪强,驱逐流民的动作一直没有停下来。

当时间来到九月份时,被驱赶到曲成县的流民已多达五万人,增加的速度才降下来。

随着大量流民混杂,来源越发复杂,里面还混进了大户豪强趁机掺进来的部曲,意图趁机作乱。

更让人无语的是,数万流民之中还有不少浮屠僧侣、信徒,以及太平道道人、教众混进来。

这些教派私下里拉人传教,若非因传道产生冲突,各自聚集数百人斗殴,恐怕楼桑刘氏部曲还很难发现。

“先将浮屠僧侣、信众全部拿下,分辨各人是否作恶,未作恶者驱逐出营地。

作恶者将其斩杀,悬首示众,作恶不深者统统送到山中金矿采矿,太平道与其同等对待。”

对待擅自传教的僧道,刘昕都绝不会手软,他还给张角写了一封书信,让他管好自己的徒弟。

也不知道张角跟徒弟们说了什么,反正从那以后流民营地之中再也没有看到太平道出没。

驱逐了擅自传教的僧道,又让流民以籍贯、宗族、村社为单位进行区分辨认。

凡是无法找到宗族亲眷,又没有同村、同乡熟人证明身份的,一律按照奸细拿下送到长岛上。

短短几天时间,刘昕、刘德然就将流民队伍清理干净许多,再不像最初那么混乱不堪。

五万人,每人每天两斤米粮,一天消耗就近乎千斛。

要命的是每天依然有流民赶来,即便数量已经少了许多,却终究没有停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