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廷彦很快就同陇恶谈妥士兵军事训练的问题。
由段廷彦出面,从关中的退役老兵中找三十位技能过硬的士官,到化角则溪中替陇恶练兵。
陇恶原先是想要秦王军中的军官来操练自己的手下。
不过,很快被段廷彦严词拒绝。
他虽然统兵在外,但是这些士卒只是因为秦王之令才听命于他。
作战时,会听从他的命令。
并不意味着,士兵们会听从他的命令,去给一个蛮子练兵。
除非是得到秦王的许可,才能够让军中现役军官去给他练兵。
陇恶思索片刻,若是因为此事得罪秦王,因小失大不妥,也就放弃这个念头。
只要能够自己练兵就行,是不是现役军官无所谓了。
段廷彦这才答应下来,保证从关中找几个擅长训练的教官。
最终两人达成口头约定,化角则溪每月支付给每位教官十两银子,一直到将陇恶的手下编练完成。
当然,陇恶也精通人情世故,许诺段廷彦事成之后,会有两千两奉上。
段廷彦当即表示,这钱要上报秦王殿下定夺。
秦王军中纪律非常严苛,擅自收礼,要被剥去军职不说,严重者还要下狱甚至问斩。
段廷彦也不想自己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高位,就这样被削。
至于私下送礼,希望无人知晓此事,同样不可行。
自己身边这些参谋,还有卫士都是一双双眼睛。
只要自己有任何出格的地方,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在战后汇报给秦王殿下。
打下七星关城后,整个西南几乎门户大开。
上万秦王军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跨越数百里,抵达乌萨府。
乌萨府在元朝初年隶属于云南行省,后来在元朝中期,又被划分进入四川行省管辖。
同时他又和贵州行省西北部的各个部族联系颇深。
因此盘踞在云贵川三省交接地带,各方面情况都非常复杂。
“段帅,乌萨府中的撒巴尔虎,和我相熟。”
在乌萨府城下,陇恶自告奋勇说:
“我可进城中劝降,段帅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城!”
明军势大,陇恶既然已经决定攀上这条大船。
就要显露出自己的价值。
如果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乌萨府,也能够在段廷彦心中加大自己的分量。
“好,我便给你两个时辰的时间,若是两个时辰后,还不开城门投降。”
段廷彦骑在马上,眺望远处乌萨府低矮的城墙道:
“我就派人攻城,你也清楚我军攻城之能。”
“不消半个时辰,本军就能够拿下此城。”
“只是我王心善,临行前曾言不愿在西南多造杀戮,才给你这个机会!”
“你可明白?”
乌萨府城是一座异常低矮的小城,城墙甚至是现在中原较为罕见的土墙。
对火器的防御能力较弱,都不用身管火炮。
只要靠近城墙,挖坑塞进去千斤火药,就能够顷刻间炸开。
陇恶心有戚戚然,七星关城城高且坚,仅仅一炷香的时间,就被秦王军拿下。
更别提乌萨府这座小城。
当即点头,连连称是,保证自己能够凭借口舌,说服乌萨府投降。
然后向段廷彦讨了匹白马,就进城去劝降。
“炮兵组,攻城准备。”
陇恶刚走,段廷彦就下令要炮兵们准备阵地,预备武力攻城。
“段帅,我们不用等等吗?”
有年轻的参谋人员不解。
参谋们大多出身于关中这两年新开设的军官速成学堂。
从一个普通普通的读书年轻人,到秦王军中的参谋人员,仅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不论是带兵还是打仗,都极度不成熟。
朱樉让他们给段廷彦当参谋,本就是存了让段廷彦这群老军伍带带他们的心思。
段廷彦耐心解释道:“打仗一事,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敌人身上。”
“他们若是投降,不消耗我们的兵力最好。”
“若是不肯投降,我们也要能够第一时间用武力迫使他们投降!”
年轻参谋听完,若有所思,不再多说什么。
开始向各个部队传达段廷彦的命令。
火枪兵们趁着这段时间,抓紧吃饭喝水、保存体力,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秦王军的战斗口粮,基本上就是炒面粉。
用七成的麦粉,三成的大豆高粱,在经过炒熟、磨碎、混合之后,再加入百分之一的食盐、猪油、糖粉。
能够大量、快速补充士兵们急行军过程中大量消耗的体力和流失的电解质。
工兵们则是挖掘着防御阵地,以及炮兵们的发射阵地。
迫击炮的发射阵地较为简陋,仅仅靠炮兵们自己动手就能够完成。
只有后坐力极大的身管火炮,想要挖掘发射阵地。
架退炮发射后,强大的后坐力会推动火炮向后运动。
再加上火炮还有两个钢轮,如果不将他们限制住。
很容易就滚到很远的地方。
工兵们会在发射阵地的后方,挖掘堆砌起一道一米多高的土墙。
阻挡住火炮自身的运动。
并且在炮身两边,打入两根铁芯,然后用铁链连接铁芯和炮身。
这样方便炮兵们在一次发射完成后,能够快速将火炮推回原位。
不过即使工兵们再努力,身管火炮的射速,受限制于他的结构。
也只能够达到每分钟2-3发。
这还是建立在炮手们相互配合特别娴熟,分工明确的情况下。
炮手们此刻分别忙碌着自己的事情,观察手测算着发射角度,弹药手则是将炮弹、发射药在一旁码好,机械员在检查火炮本身的状态。
秦王军很快就将城外数里处,改建成一处坚固的防御阵地。
诸多火炮也已经完成发射准备。
只等着段廷彦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够很快轰炸开乌萨府的城墙。
火头军们,甚至趁着这点功夫,挖掘了好几个灶眼,给全军上下准备了一碗碗暖和的热汤。
段廷彦吹了吹铁皮盆中的面粉汤,灌了几口暖胃。
关中钢铁厂日渐繁多,带动着不少日常用品也开始用铁来制造。
军中的碗和盆,最早都是用陶或者瓷来制造,价格较贵不说,而且容易损坏。
后来在秦王建议下,开始用机器冲压设备来造铁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