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剑阁崔巍,汉中凯歌(求订阅!)(2 / 2)729仓库管理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了这些通晓草原上情形的本地人加入,想来大军在松潘平原上,不会有迷路风险。

朱樉则是带着数百人的护卫队,沿着金牛故道,到达汉水上游的沔县。

再顺着汉水,不到三日,就到达汉中府城。

汉中的风景,和崇山峻岭的永宁州,又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汉江数万年流水冲刷下,泥沙堆积数十米高,冲积出这一片秦岭山脉中少见的平原粮仓。

血红黑条纹滚边的秦王大纛,在夏日热风中,好似燃烧着的火焰。

纪律严明的骑士们,即使是在高温之下,依然系牢衣领,披着暗红色的披风。

高达的旗帜,最先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在汉中城门前,引起一阵阵骚乱。

“快瞧,是秦王的旗!”

“这是得胜回朝了?!”

“殿下出征,哪次不是大胜而还?”

“看来羌人也没那么厉害,不到一个月就被殿下给按下去了。”

城门前的众人,不停议论着。

留守汉中城的是秦王军第三路军统帅,也收到消息。

连忙带人出城迎接。

秦军作战,从不依赖于个人的勇武。

从朱樉的亲卫队,就能够看出端倪。

五百多人的卫队,每匹马的间距完全相同。

误差连寸许都不到。

极致的纪律和组织度,是朱樉在草原、大漠、山地等地,吊打敌人的不二法宝。

“秦军万胜!”

“秦王万岁!”

还不等朱樉走到城门前,就有百姓大声呼喊起来。

百姓们为出征平叛的秦王祝贺。

朵朵鲜花也被激动的人群,掷于马前。

朱樉抬起右手,向城门前的众人挥了挥手。

在秦王军入驻汉中之前,四处作乱的羌人流寇,给当地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

羌人甚至一度考虑攻打汉中府城。

兵锋已经到达汉中城下。

要不是秦王军第三路军,及时出现,和羌人打了一仗,将他们歼灭。

汉中城还不知道要混乱上多久。

“末将,参见殿下!”

第三路军统帅段廷彦,一身布衣,单膝跪地抱拳。

显然是来得匆忙,还未曾换上战甲军袍。

“起来吧。”

朱樉翻身下马说道:“如今关中的情形如何?”

沈从云的大军已经出发,后勤物资运输是重中之重。

后勤没做好,大军就算是不打仗,都能有全军覆没之风险。

汉中,就是大军的后勤保障基地。

甚至于朱樉来汉中,就是为了安排后勤之事。

“我军已经基本扫荡完府城周遭百里的羌人、山匪、流寇等。”

段廷彦起身回答道:“汉中治安,相较于过去好上许多。”

如今不过洪武六年,全国上下还有许多元末时期遗留下来的山匪、劫道贼寇。

关中之地,稍微要好一些,农兵们每次外出拉练,基本都会找一些山匪打一打。

时间一长,也就没什么人做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活儿。

汉中虽然也在秦王府治下,但在这之前,朱樉也没将精力投放到这边。

毕竟仅仅是关中,就让自己手忙脚乱。

不过,现在关中的秩序,相比较于曾经好上了许多。

诸多产业,也基本上了正轨。

自己也终于有时间,趁着羌人叛乱的机会,腾出手整顿汉中事务。

“几条路修的怎么样了?”

“预算编写出来了吗?”

朱樉紧接着问道。

修路不仅仅是为了打仗,也是为了日后能够让汉中和川蜀打通商路。

秦王府的商路,如今主要是走潼关,从黄河上船,转大运河、长江,到江南。

但是随着大明的逐渐安定,休养生息。

川蜀平原,很快也能够迎来繁荣。

只要能够打开商路,秦王府的不少东西,都能够销往川蜀。

旁的不说,秦王府在河套平原上牧场的几十万头牲畜,运到川蜀就能卖上个好价钱。

一头犍牛,在牧场不过三两银子。

但是运到成都府附近,能够卖到二十两以上。

即使算上中途的人吃,养牛的草料等等开销。

也到不了十两银子的本钱。

算下来还是有一倍的利。

将这一头牛,从河套平原赶到川蜀,就能够顶得上两户农家一年的全部收入。

“过去的数条古道,大多年久失修,且道路狭窄。”

段廷彦这段时间也没闲着,亲自考察了不少古道的情况。

“大军前线军需庞大,若只依靠古道,对我们运力是个挑战。”

“可开凿新道,又非一月一年之功,此事还需殿下来做决断。”

段廷彦这话也不是推脱责任,以他的身份,确实没法决定这样的重大战略。

“王府今年建设重点,还是在于从西安城到潼关的铁道。”

朱樉手指不自觉敲击另一只手臂。

“新蜀道一事,暂时还拨不出钱来。”

秦王府近几年的头等战略,就是修建从西安城到潼关,这一段数百公里长的铁路。

这一条路能够打通。

秦王府的货物,想要运往潼关,装船走黄河一线。

最少能够减少七成的时间。

并且提升十倍的运货量,就这还没算上运用蒸汽机车的情况。

这一条路不仅仅占用了数以万计的劳工,同时计划投资数千万两白银。

朱樉估计,这个投资额恐怕还要超过如今整个大明的白银所有量。

也就是不少材料都是自产,并且劳工也不用花钱。

整个计划数千万两,不少其实都是纸面上的成本。

然而即使这样,朱樉也要拿出千万两价值的粮票,才能够完成这个大计划。

“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对古蜀道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段廷彦微微低头,思索后说道。

朱樉颔首道:“目前来看,只能够如此。”

“不过咱们怎么看,也是在为朝廷做事,发文书给工部,让他们也给拨一部分银子!”

朱樉想了想补充道:

“再给户部发一封。”

“多哭哭穷,能从他们手里多扣出一钱银子,咱们就能省下一钱银子,用来建设关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