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六章 虎狼之君怕什么乱局?(2 / 2)面包不如馒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孝,你光孝敬你家祖宗就行了?

太宗皇帝就曾在祭祀娲皇时质问反对官方祭祀的士林:“只祀你家祖宗,自尧舜禹汤到如今,你家祖宗给多少个皇帝磕过头,给多少个帝王弯过腰?娲皇之后,一切朝代更替,也不过是圣母子孙大宗小宗彼此替换而已。”

在李征看来,太宗皇帝若是在现代,他定然能作为一个打拳高手鏖战于网络之间。

摩开信纸,李征又回曰:“既追封三代,高阳公于心不安,何不再珍重努力,以全诸侯五代之封、少牢之祀。当今天下,碌碌者如宗室多数竟以少牢之礼争国本法统、蠹蠹者如外廷诸多士大夫求‘宗周’之权。高阳公国家重臣,应当勤自珍重,不该为前程斤斤计较。”

为此李征责备:“有大功于天子万民者,追三代荫两代有何不可,只需后人自勉而不辱门楣,不必多虑。”

他反对搞权力世袭,但也知道做事不像吹牛,封妻荫子这是激励人的好东西。

何况孙承宗与袁可立这次才得了什么恩遇?

追封只是个荣誉性的犒赏,恩荫子孙那才恩荫到什么地步,几十个人的恩荫还比不上六王八公没落至此的一家所得呢。

书信发出,三五日便到了徐州,孙承宗净手开启观之,心中既喜且忧。

欢喜的自然是信中所言万千气象,皇储容得下恩荫的功臣子孙,前提是不要胡作非为。

但这封信那一个“宗室争国本法统”说得极好,紧接着那一句“士大夫以求‘宗周’之权”看着平平无奇,可孙承宗只觉着杀气十足。

宗周的表面意思是西周丰镐二京,实则剑指周王朝分封之制,更是直指“周公之礼”为代表的当今士林。

少不得这背后还有皇储对士林重灾区江南半壁坚持不改的制度的憎恶与决心。

“怕是要征战之后,外部安定了便天下血流成河,江南缙绅士林百不存一。”孙承宗忧心忡忡暗忖道。

翻开手头内帑传来的辽东定边政策,孙承宗越发心惊肉跳。

李征没有用激烈的甚至激进的方法稳定发展辽东,从根本上来看,他依旧用的是国朝继承并化用前明的“屯田制度”。

按照中军下发到各府县的军令,孙承宗不难看出李征以“军管”为名掌控辽东的办法背后的思路。

辽东暂不用“省府(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以都指挥使司替代行省,以指挥使司(卫)替代府/州,以人口密集县设立千户所、人口少之县设立百户所替代县衙。

前明的崩溃证明,这“世袭军户屯田”之法是行不通的,会造成巨大的不可遏制的土地兼并。

然而,李征在中军所创立的“度支仓”制度也落实到了地方。

士兵广泛选举的度支仓代表有抗衡监督各级军队指挥衙署的权力,而建立在物资充沛交通畅通基础上的士兵频繁调动也保证了消息的通畅性。

这是把最广泛存在的士兵确定为军中科道言官以抗衡甚至对抗人性。

这么做的好处很显然,但弊端也很让孙承宗不敢多想。

最广大的士兵若是参与到监督中,而且由法定的权力与军管为代表的军队制度对抗,那要爆发冲突那可就是山崩海啸一般的怒潮。

“这样激进的策略,能稳定天下局势吗?”孙承宗不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