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看过孙承宗私信,又去了山下田地忙到了傍晚,才回中军回信。
此事心平气和,李征回复便十分简单直接。
“高阳公深感恩荣过头乃为臣之本分,此大善。然定国之德,拥戴天子之功,追封三代何足道哉,不过大夫之礼。”
周礼以“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为宗庙制度,后代例行。
大虞太祖皇帝没遵守这个东西。
按照他的话,他曾祖是谁他都不知道,让他上哪去追封“四亲”(即高、曾、祖、父)与二祧(高祖之祖、父两代)去啊?
所以大虞皇朝的皇朝家庙就只供奉开国太祖和太宗两代帝王,太祖祖父不追封只留出几亩地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小庙。
按照太祖皇帝的意思,他祖父两代追求的就是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子孙能建立朝代,他们想都没想。
但太祖玩的花,天子七庙我老李家凑不够,那我以圣母娲皇为源头,下设三皇五帝为祖宗,谁敢不承认?
当然,李重华也没跑到后世看过网文,自然不会以圣母娲皇为什么“妖族圣人”,他是征战天下的时候路过邯郸涉县,见中皇山(河北涉县女娲山)娲皇宫而拜,立国之日向天地祷告追封远祖时自认“圣母后裔、炎黄子孙”,诏令大修娲皇宫。
此后,太祖诏群臣,诰封女娲“人之肇始”,自官方追封中将娲皇从“三皇”之中单另出来加以供奉祭祀。
大虞皇朝认可的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为黄帝、炎帝、少昊、颛顼、唐尧。
按照太祖皇帝的解释,娲皇为人之母,开天地而孕万代人,恩泽天地,故为人之肇始,乃开天辟地、拯救天地、初教人文的远古神。
三皇则“取火之德”、“分定人伦”、“尝分稂莠”有“养育教化”之德,因此名列始祖神之下。
在此神农与五帝中的炎帝分开,太祖认为“炎于黄之前,故炎得燧人氏之火上承三皇,下起五帝”,而皇帝继承人道以土德鼎立人文根苗,为开天辟地后人之第一功臣。
是故五帝之中,皇帝居首。
之下三代,为“开夏商周秦”别宗,也就是少昊到唐尧是完成华夏族整合的关键时刻。
但后三帝毕竟没有开创朝代,而且比起一部分群臣认为帝喾有功应当追封五帝之一的说法,太祖认为唐尧有一统华夏族的大功,更有资格列席五帝之一。
此时,李征给孙承宗回信正好提到此事,他自己也有些好笑。
切勿以为这是太祖皇帝闲着没事瞎胡闹。
大虞皇朝以圣母女娲为肇始之祖,那不但是官方祭祀的始祖,更是大虞皇朝唯一认可的至高神、造人补天之身,天然就比佛道儒的神更有亲近感。
而后“典籍记载、万世流芳”的三皇五帝也被追封为神明,各地官府每年均要隆重祭祀。
大虞立国百年,历次祭祀下来,不光官方与民间形成“娲皇开天地造人、三皇袭承圣母之智、五帝开创炎黄子孙万世一系”的共同认识,佛道甚至儒教可也被这种官方唯一认可的祭祀行为收拾的十分头疼。
佛道自不必说,你再厉害你能比得上娲皇全能、三皇五帝鼎立革新之能?
儒教也很窝火,谁让他们处处宣扬“孝义传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