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兄所想一致,不过如今不足为虑了。”袁可立笑道,“此次我来徐州不为恭贺,亦不为移民实边,实则以一事相告。武烈乃国本,何足为忧患?”
孙承宗大吃一惊。
“太上皇嫡孙,皇帝嫡子,生母张皇后,曾以肃毅王为扈从,岂不就是国本?”袁可立笑道。
孙承宗呆了半晌忍不住扬声大笑,声振林木鸟雀奔走。
笑毕方快意道:“既如此,何虑之有?然若辅助储君,孙传庭事关重大。”
“小儿辈不知好歹,早为二圣斥责,他是知道此事的。”袁可立道。
孙承宗就想了好几天,这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皇储镇江北,江南哪个逆贼敢乱动?
因此二圣在南都不会有任何安全之虞。
再说胡应台到了,那可是个连粤海将军与安南都死死地压制着十数年不敢异动的名臣!
那这大虞皇朝的江山社稷谁还能抢走,圣天子一脉的皇位还有谁能抢得过?
“然恩荣实在过头了,孙氏一族俱有加封恩荫,天下群臣,有谁比得过孙氏?”孙承宗深感不安。
于是以飞鸽传书送私信于辽东,一方面是想找李征,请他以北伐东征之功压制一下他们这些老臣。
另一方面孙承宗也想试探一下,储君对这种以祖先而恩荫的良家子是什么看法。
书信抵达营口,李征还没有离开。
他让吴三桂去中军,正赶上破了赫图阿拉的李问剑赶回中军,通过对赫图阿拉的清军审讯,李问剑得知沈阳城内储存的粮草与火炮数量。
李问剑认为,这时候急于解决沈阳,那是给伪清留下威胁辽东建设的力量,故她力劝“我军整理辽东,修沼泽而为良田,此百代之功,须百年建设”。
为此,李问剑坚持先整顿辽东,再解决建奴。
李征从之,遂在营口继续扩建港口督建水师,同时在盘锦光修良田招降平叛,一时得辽西辽南人心,山中出来的百姓已有十万余户。
孙承宗书信到达时,李征从地里回来,他亲自带头种地,教授百姓“修水利以防旱涝、选良种以广收获”,得民心欢悦无限。
见孙承宗书信,李征并未起疑心。
皇帝早给他发来通报,他知道这是要加强辽东建设而不是从此开始限制甚至防范他这个宗藩。
但皇帝也没告诉他给孙承宗袁可立如此恩遇。
看着孙承宗不安的请求,李征油然想到崇祯那个也只有“死国”的那点长处的废物。
罢孙承宗孙传庭,杀熊廷弼袁崇焕,甚至在孙承宗祖孙三代老弱妇孺近乎全部壮烈,只有一个小孙子逃脱清军杀害的时候,崇祯竟然不舍得赐孙氏最起码的恩遇。
“给老朱家当臣子,那真是炎黄先祖最不喜欢的子孙才能有的虐待。给崇祯那个废物垃圾当臣子,这些名臣良将真是十八代祖宗都无德至极才把子孙祸害成这样。”李征不能不愤然心想。
所以大明死的很不体面,唯一令人意难平的也只有伪清摘了果子。
若不然如果让朱明死在任何一个汉人手里,那都是死得其所、真踏马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