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辽中(2 / 2)面包不如馒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但这时代的水雷还不是触发雷,需要有人专门盯着水面,一旦发现敌人,还需要点燃引信阻塞水路。

这是天罗地网一般的包围圈,用火器代替人手的包围圈。

黄台吉忍住急躁怒火,还能与群臣宽解道:“敌军太过于后知后觉了,此刻代善只怕已到了赫图阿拉,我们只需要等待便可,城内饮食足以支撑到汉人皇帝临阵换将。”

群臣一起称是。

转回宫里,黄台吉独坐之时却闷闷不乐。

大家想的都很好,计策也很高明,反间计对汉人朝廷经常能够奏效。

可万一这一次是个例外呢?

万一汉人皇帝偏不临阵换将,偏赞同东征大军“围点打边”之策呢?

黄台吉拿不准也无法笃定代善一定能够成功,如今见了城外四面围困的真谛,在想不出突围之法的时候,他又不得不开始考虑另外的策略,或者备用办法。

把希望都寄托在敌人出错的机会上,这不是黄台吉的作风。

于是他开始考虑当初让代善出去是不是一个错误。

若是他亲自潜出去,再集合外面的清军,如今未必便没有一战之力。

细想之下,黄台吉懊恼极了。

“若能朕先潜出去,便是以外面大军袭扰虞军后方,使其粮草辎重不能供应,以城外大军之奢靡,他们不能不分出更多兵力追杀我袭扰大军,只要能调动其离开阵地,我军未必不能反败为胜。”黄台吉细想。

越是想到这个失误,他便越焦躁。

但越是焦躁之下,黄台吉越谨慎,越发不派兵出去突围。

手头就这么点人了,他还要做好与虞军巷战的准备,再不能浪费人手。

不觉中到了正月十五,傍晚时分,西城北城外围,虞军炮兵推着火炮突前,似乎要开始攻城。

黄台吉忙责令城内做好破城后巷战准备,亲自上城头要督令各部守城。

不料虞军炮兵只是在清军射程之外狂轰滥炸一番,连一点破城的意图都没有。

这不但让黄台吉十分奇怪,其余人也参不透李征的用意。

他这是在干什么?

李征不打算干什么,只不过是让炮兵没事打一打黄台吉,提醒他赶快想突围之法。

他自己又没有在沈阳城外。

抚顺,火炮轰塌了城墙,城内清军本就是黄台吉征发走大部之外剩下的老弱病残,没几个能打的,火炮之下岂能对抗王师。

正月十五傍晚,李征便进了抚顺城。

这时候的抚顺城并不在浑河南边,而是在浑河北岸临河而建,是前明时代的辽东抚顺所基础上修建的土城。

城内有建奴百余户,掳掠而来的汉人数百户,清军被打掉之后,无论建奴汉人,全部在土街两边俯首听从处置。

李征不出面,让曹文诏出榜安民,命剃发易服的汉人“复汉家衣冠,行祖宗遗训”,又责令建奴交出生产资料,尤其对抚顺周边土地的掌控,而后均分到各家。

建奴也没想到会有这个待遇,再得知各家所分人均一亩二分土地所得粮食只需要十三抽一,当时险些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就算作为建奴,在这里地位比数量更多的汉人高得多,但也没有逃脱被更有地位的建奴贵族欺压的命运安排。

一时有胆子大的会同汉人来问曹文诏,是不是王师搞错了?

曹文诏训示:“你等也不过是努尔哈赤诸子之奴婢,武烈王法眼如炬早早看得透彻。今以土地分赐你等,你等须安分守己谨守本分,万不可触犯王法。若不然,土地收回,你等便只好去皇庄,那里可没有你自家的土地。”

众人又惊又喜,忙问起皇庄之规矩。

曹文诏便出告示告知百姓人等:“各家土地乃是‘本分田’,法定数额之内,各人土地三十年内不可流转,官府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夺走,除非此人犯法,被剥夺政治权利。再次之外,农忙完了,也可到划定的皇庄去帮忙生产,此所谓‘流工’。”

流工便是流动短工,按照规定,协助黄庄耕种土地要有报酬,按一亩地二十斤到二十五斤粮食来算。

直白来说便是农忙之时,户籍簿上所登记的抚顺人,在忙完各家土地李蝶活之后,可以去黄庄挣额外的粮食,每亩地给二十多斤粮食,多劳多得。

正是这“土地公有,三十年产权”与“多劳多得”两个土地政策,抚顺城当时便安定了。

曹文诏登记完户籍,以盖着武烈王大印的“土地证”颁发到各人家,又张贴皇榜宣告土地政策,不到正月二十,抚顺展开土地丈量与分配工作。

便是建奴人家,老少人等也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地跟在军队后面,眼看着足量丈量出各家个人土地,军中文书郑而重之地登记造册,竟有人高呼“大虞皇帝万寿无疆”。

至此,本质疑李征以此政策安定民心的曹文诏全然服了。

以土地安抚人心,果然比什么政策都管用。

李征挥师平定东部萨尔浒、南部东州等各地回转抚顺,已是正月底了,回来的时候城外城内竟见汉人男子剃光了头发等待蓄发,建奴也散开了辫子,拿着在他看来根本无法使用的农具热火朝天地翻冻土盼春天。

李征便召曹文诏,使之拿出俘获的挽马耕牛,又采买了大量的农具如锄头铁锹,召集抚顺城内外百姓,无论建奴还是汉人,一体以“赊欠”的法子分发下去。

这赊欠并不过分,如一把锄头,李征以三十文钱出售,然辽东百姓哪里有钱?便是三文钱也拿不出来。

他便教百姓“分期付款”,如一家需锄头三把,铁锹两把,犁或者犁头一个,加起来那便是二百文到六百文——整个犁很值钱,一个就要三百多四百文。

百姓没有钱,李征便教他们在军中文书上登记了名字与户籍,约定三五年内随时可整体偿还或每月偿还一点钱,先将农具给他们带回去生产。

此举既不要农人以土地抵押,也不要谁卖儿卖女当花钱,百姓人家见有人先动了,自跟着便都动了。

如此,二月二这天,因战乱而逃难山林的百姓也回来了,其中多有建奴。

李征不以部族为本,使之与汉人一样分配土地,人心越发安定。

遂遣红娘子以亲卫营南下取威宁,不日便攻克,有抚顺经验,威宁翌日而大定。

李征命曹文诏以五千兵马南下取通远堡,设伏兵于东南,只等凤凰城(辽宁凤城)清军或者高丽援兵北上救援黄台吉,而自以曹变蛟刘芳亮为前锋,沿着太子河西征辽阳。

辽阳若下,沈阳便彻底成了一座孤城,黄台吉就是插翅能飞,他也休想将建奴积攒的精华带出辽中。

根据情报,李征笃定以沈阳建奴之积累,他便不用赊欠也可从现代买来足以将沈阳打造成为辽东根据地的物资与援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