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7章 青出于蓝!!!(1 / 2)笔下宝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7章 青出于蓝!!!

刘武晃了晃晕乎乎喝头疼欲裂的脑袋努力地站了起来,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又有几十名敌人分两路朝他们发动攻击。

他连忙用发报机请求后方炮火支援,并镇定地指挥身边的几名队员展开反击,努力打退了这波敌人的反扑。

见又一次被打了回来,恼羞成怒的敌军再次向167高地实施炮火覆盖射击。

刹时遮天蔽日般的炮火袭来,如呼啸的流星般穷凶极恶地猛扑,“黑豹二中队”的队员们只能暂停后撤躲避炮火。

然后,我军也针对敌军展开炮击,双方炮火互攻,敌方的炮火慢慢被我军压制。

四个小时后,炮火声才慢慢地稀疏下来,中队长刘武召集干部们,开了一个特殊的小组会。

会议的主旨是,不能抛弃一个牺牲的战友,决不放弃受伤的队员。

这场战斗从潜伏到结束长达30多个小时,由副中队长孙新春带领的敢死队,几乎全队伤残。

被敌军炮火封锁下的后援部队牺牲颇为惨烈,伤亡了三十多人。

在小小的167高地上,落下了上万发的炮弹,平均三平方米就会落下一发炮弹。

这一战,刘武率领“黑豹二中队”打的尤为艰苦,

他们共击退了敌军的8次反扑,歼灭了600多名敌人,打掉了越敌军20个屯兵洞。

战斗结束后,军工开始清剿战场。

在军工来不及返回时,战士史大金守着三十多位战友们的遗体不愿离开:“我们家乡有个风俗,人离开这个世界以后,就要有人守夜,给他们点长明灯指路。”

突击行动结束后,几十名敢死队员都被授予了一二等功。

他们所在的“黑豹二中队”也被授予“英雄二中队”的称号,幸存的队员们被军报广泛宣传。

……

刘武没有给他的父亲刘之野丢脸,身为刘之野女婿的钟兴国也不遑多让。

2月下旬,敌军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进攻。

敌军调集了两个团的兵力试图夺取我军在l山的那拉方向阵地。

这次进攻虽然被我军击退,但也暴露出了阵地防御中的一些问题。

为了加强防御,我军立即调整了部署,在前线阵地增加了火力配置。

各个关键点都部署了重火力,构筑了多道防线。

与此同时,我军的情报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密切关注着敌军的动向。

通过对俘虏的审讯,我军逐渐掌握了敌军的作战意图。

情报显示,敌军正在酝酿一场代号为"北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敌军的"北光计划"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我军在l山地区的防御阵地。

这个计划动用了敌军8个精锐团近2万人的兵力,规模之大远超以往任何一次边境冲突。

计划的第一阶段是通过小规模试探性进攻来消耗我军的警惕性。

敌军频繁对我军阵地发起炮击和小股部队袭扰,企图麻痹我军的神经。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利用夜色掩护,组织特种部队渗透到我军阵地附近。

他们选择了最黑暗的午夜时分,以求在我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起突袭。

通过一名被俘的敌军下级军官,我军获悉了这个计划的存在。

这名军官透露,敌军计划在3月中旬发起总攻,意图一举夺取l山地区的制高点。

3月10日,前指在磨山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敌军大规模反扑的作战方案。

面对这一威胁,我军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防御措施。

防御工事的加固成为首要任务,工兵部队日以继夜地在前沿阵地构筑工事。

同时在前沿阵地布设地雷,在短短几天内,我军在前沿7公里长、0.5公里宽的区域内布设了大量地雷。

工兵部队使用布雷车快速作业,构建起了一道密集的杀伤防线。

另外,我军加强了炮兵火力的配置。

后勤部门也开始大规模运送弹药物资,800多辆运输车往返于前线与后方之间。

为了应对可能的突袭,我军还在各个关键点部署了火箭炮连。

每个阵地的火力配置都比平时增加了数倍,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火力网。

各个炮兵阵地的弹药储备量都比平时增加了4倍多。

情报部门也加大了搜集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敌军的动向。

各个电子侦查分队深入敌后,密切监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通过综合分析各方情报,我军逐渐掌握了敌军的具体部署。

他们不仅确认了"北光计划"的真实性,还掌握了敌军的进攻路线和时间节点。

于是会议讨论决定,由集团军防守泸江以西地区,也就是l山阵地、那拉口子地区和松毛岭阵地。

为了确保此次防御作战取得胜利,集团军刘首长亲自给负责防守松毛岭阵地的“黑豹突击”大队长钟兴国下达了死命令:

“敌人不是说要三天收复松毛岭吗,你的任务是与敌人血战五天!”

接到命令后,“黑豹突击队”的官兵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们明白,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将会异常惨烈。

“长驱暗袭临危境,谋定计划侵边城。”

这一战,钟兴国也不负众望,他圆满地完成了刘首长交待的任务。

但是过程却十分艰辛,钟兴国的指挥部甚至险些被敌军包围。

松毛岭大战正式打响的时间是12日的凌晨3点。

而在此之前的几个小时,敌军已经秘密向我军阵地运动。

电子侦查分队监听到了敌人的电台,得知敌人将在3点发起进攻。

前指立即命令炮兵部队赶在敌人进攻前发起炮击。

这天夜晚,l山前线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

这种寂静在凌晨时分被猛烈的炮火打破,

我军炮兵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率先向敌军后方发起了覆盖式打击。

炮火的重点是敌军的炮兵阵地和后勤补给线,打击持续了整整10分钟。

同时,三个小口径火炮营对前沿三公里范围内进行火力覆盖,阻断敌军的潜在进攻路线。

这一招出其不意,让敌军伤亡惨重。

“黑豹突击队”镇守在前线阵地上,前沿观察哨持续向指挥部报告战场情况。

奇怪的是,在如此密集的炮火覆盖下,竟然没有发现任何敌军的踪迹。

原来是敌军指挥部下达了保持静默的死命令,敌军竟然没有自乱阵脚。

坐镇指挥的刘首长察觉事有蹊跷,又让炮兵部队发起第二轮炮击。

可是时间已经来到凌晨两点,前沿观察哨依然没有发现敌情。

分布在各个阵地上的6个炮兵连再次展开了两轮猛烈炮击。

每一轮炮击间隙,前沿观察哨都进行地毯式搜索,但战场上依然没有敌军的身影。

指挥部决定发射照明弹,瞬间山野、林木、河流都被照得通亮。照明弹的光芒下,战场上的一切细节都清晰可见……

就在这时,我军前沿观察哨终于发现了异常。

原来敌军早在夜半时分就已经摸上来了,就藏在距离我军阵地500米的区域内。

这支敌军特种部队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

在我军几轮炮击中,他们的两个营长被当场炸死,但为了不暴露行踪,他们硬是咬牙坚持,继续保持隐蔽。

天色渐渐转向黎明,敌军认为这是发动进攻的最佳时机。

他们选择在这个视线最差的时刻,悄无声息地向我军阵地逼近。

我军12个炮兵连和4个坦克连立即按照"野猪"火力计划展开反击。

各个火箭炮连分布在不同阵地和制高点上,形成了一张致密的火力网。

这一次,敌军彻底扛不住了,不断通过电台向指挥部汇报伤亡情况。

敌军总指挥武昌黎毕竟身经百战,当即命令敌军炮兵部队发起回击。

我军也跟着还以颜色,双方就此陷入激烈的炮战中。

“山巅炮火映苍穹,血战阵地显军威。”

清晨时分,炮战仍在继续,而且规模还在扩大。

这一战双方先后投入了50多个炮兵营,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不计其数。

在纵深七公里的战场上,炮弹发出的火光,

让双方的战士都能看到彼此,双方步兵部队之间的激战开始打响。黎明前的炮火把天空映射得通红,敌军的突袭计划彻底暴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