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蜂鸟完全不一样,它和吃了么相辅相成,大件包裹可能不能顺带,但小件完全可以兼容。
而且快递外卖一家做,在后续的计划里,如重点店铺,重点外来者租房集中区,重点商业区,商业街,工业园区等。
都会安排专门人员,他们就负责一个区域,不需要跑来跑去,安心做终端服务即可。
外卖和快递送到该区域,直接转单换人配送,因为有足够多的订单,能养活更多基层服务人员。
这些李泽华都说了,因为京东做不到啊!
别说现在,就是十五年后的2024年,京东也不敢夸口说,每个社区安排一个站点,别的都不做,只服务这个社区。
那京东物流就不是几十万人,而是几百上千万人了,光一个五险一金,就能把京东全年利润吃干净。
这就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无解的!
除非京东不仅自建物流,还自建餐饮配送团队,和吃了么全方位竞争!
可能吗?
真当电商没竞争?
何况自建物流,挤占京东太多资金,根本没有余力干别的。
想通一切的刘强栋很无奈,“你这个商业逻辑太完美,单纯某个行业,和你竞争根本没优势,打赢了蜂鸟,又打不过吃了么。
进入外卖行业打吃了么,又无法提供对应的福利待遇,投多少钱都是打水漂。
我敢笃定!你和快递公司签署的合同里,一定有秘密的排它协定!”
李泽华没反驳,算是默认,“我也答应了所有快递公司,永远不自建跨区域物流。
这条是明明白白,写进合同里的!”
这话看似没说,实际上什么都说了。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蜂鸟快递不自建跨区域物流。
那合作的快递公司,也不能找第二家外卖公司,违约的责任很严重,重到没人敢轻易撕破脸。
更重要的是快递公司尝过甜头,降本增效的快乐根本停不下来,离开蜂鸟?
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这对吃了么和蜂鸟来说,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任何进入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到头来都只配给吃了么提鞋。
因为单纯送外卖,订单量摆在那儿,要和吃了么拼服务,势必要维持足够多的配送人员。
规模一大,开支就是个无底洞。
吃了么,天然多一个送快递的额外收入,工资一个月多一千,对基层打工人,就是天大的差距。
干同样辛苦的工作,吃了么多一千,还不赶紧跑路?
竞争公司能怎么办?
吃了么本身就领先一个身位,他们要追赶,就要花大价钱挖商户,打广告,补贴客户。
这一切,都要依靠骑手来提供服务,没有稳定的团队,一切都是空谈。
补贴?
每个月补贴骑手一千,那打个屁?
万一侥幸做到全国第二,弄他十几万上百万骑手,每个月补贴骑手几个亿?
资本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它们要赚钱,不做慈善,这不是扯淡么?
外包服务?
更扯淡,那是什么玩意?
一不能控制服务质量,二不能控制时效,尤其是作为行业追赶者,这么干就是找死。
吃了么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坐等竞争者把钱烧光倒闭,然后笑呵呵接收市场就好。
不同于做风投搞资本运作的,脚踏实地的刘强栋,看的更明白更透彻,所以才更苦恼。
看透了,却无能为力。
“还是谈谈你入股京东,我入股蜂鸟的事情吧。”
做生意,和气生财!
既然没办法弄死对方,那么合作就成了最佳选择。
李泽华通过和他的聊天,愈发明白自家优势所在,待会和风投谈,底气更大。
不过对京东,他也有自己的综合考虑,试探着问,“东哥,听说京东年初弄了2000多万美金。
这几个月业绩也非常亮眼,你觉得同样的资金,现在能占股多少?”
刘强栋很实诚,“他们当初拿了2亿多增发股,现在你进场,拿钱投最多给你三分之一。
不过你能拿吃了么,蜂鸟的股份来换,我可以多给你一些。”
李泽华拒绝,“吃了么是个外卖平台,和京东的业务不搭界啊!”
刘强栋冷笑一声,“离开吃了么加成的蜂鸟,根本没这么厉害,它的根子在吃了么。”
“不要纠结这个嘛。”
李泽华一本正经,“青云资管旗下,已经把吃了么餐饮管理,和蜂鸟快递做了合理安排,双方签订了二十年的独家合作协议。
你根本不用担心这个,蜂鸟快递的模式就是一个正式工,五个兼职业务,还不够让你们放心吗?”
“那是你放心,我可没说。”
刘强栋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选择,“万一哪天你翅膀硬了!
统一市内配送,抛开蜂鸟快递,用原班兼职人马再弄一个类似平台,谁能阻止?”
无所谓背叛,只取决于背叛的筹码够不够。
统一全国物流快递行业,这个诱惑,足够大!
“别想着拒绝我,现在的蜂鸟还不够强大,你们需要电商的订单量!”
刘强栋一针见血,“吃了么虽然一家独大,但快递行业上游,掌握在电商手里,淘淘可没那么好说话。”
“没到那个地步。”
李泽华两手一摊,“再说了,这么多家快递公司在,淘淘不敢轻易封杀蜂鸟。
有的谈,最不济我交出控股权,反正淘淘有钱,只要价格合适没什么不能谈的。”
开玩笑呢,等淘淘动手那天,蜂鸟早发展成巨无霸,再加上团购拼夕夕计划,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害怕。
大不了蜂鸟和菜鸟开战,打成一锅粥,拼服务他怕过谁?
这些都是将来的事,眼下不妨碍他拿这个压迫京东。
譬如,“刘总,我记得京东拼了命的做自建物流,就是为了更好服务客户吧?
京东不在这个时候入股蜂鸟,抢占布局,将来等淘淘过来控股,那你自建物流的意义在哪里?”
瞧瞧,这说的什么话!
刘强栋听了想打人!
好在素质高,忍得住。
“别废话,你来就是想谈,京东虽然小了点,但也是电商圈子的一员,开个价吧。”
蜂鸟已经有那么多战略同盟,又有风投青睐,打是打不过,他必须加入。
决不能坐视蜂鸟落入淘淘手里,不然京东还有未来?
李泽华终于松口气,“爽快!蜂鸟快递10%的股份,加一千万美金,换京东10%股份。”
“这不可能!”
刘强栋险些没跳起来,“最多5%,再多免谈。”
叫他不说话,刘强栋无奈解释,“第一次融资我没经验,弄了个可赎可转股,一亿多股,才值一千万美金。
第二次2100万美金,2.3亿多股,又是一样的可赎可转股。
你现在张口就要10%,这么玩下去,莪连控股权都拿不到,白打工不说,将来企业发展决策出现分歧,听你们的还是我的?
我就一句话,要合作可以,控制权必须在我手里,不然我宁愿把京东卖掉!
不然将来某天你们把京东玩死,拍拍屁股要求我转债还钱,我拿什么还?”
他越说越激动,李泽华也无奈,“这个5%真的是毫无诚意,再说你搞得那个可赎可转,我又不懂。
干脆点,我直接要股份,也不是为了干涉京东发展,你们发展的越好,对蜂鸟快递来说越有利。
我们两家,才是真正的优势互补啊!
无论从哪方面讲,我都不可能故意使坏,这不吃了么要采购电脑,我都特意从魔都跑到燕京找你。”
“那也不可能!”
刘强栋寸步不让,“哪怕是直接给你增发占股,也不可能有10%那么多。”
又给他算账,“你自己说元通运达1800万入股,给它们20%股份,这样算蜂鸟就是3亿上下的估值。
而京东目前,最起码在蜂鸟十倍以上,10换1很公平!
你再出一千万美元,最多给你5%。”
李泽华也急了,“你年前拿了2100万融资,人家拿走几十个点,到我这五分之一都没有,这不是耍人吗?
难道半年时间,京东估值涨了十几倍?”
刘强栋满脸震惊,“你上哪知道的这些?”
京东集团内部总股份,数据都没公布,李泽华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从后世知道的。
李泽华一挥手,“别在意这些,现在谈的是这个,10%,能不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