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唐国琐事(2 / 2)起飞的东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月吧。”

吴广想了想,决定再在关中待上一段时间。

两个月,应该能让他将此地稳定下来,返回河北主政大事。

不过这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

以司马欣为首的昔日秦将,以及大量的关中豪族、父老在前段时间就开始请求吴广将唐国都城定在咸阳。

关中,四塞之地。

相比其他地方,这里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同时这里由秦国数代先君不断扩建发展,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宫室殿宇,极其恢宏雄伟,拥有真正的帝王之气,远比关东的任何一个城市都适合作为国家的都城。

只是这个提议吴广还未发表意见,其手下众多将领便纷纷出口驳斥。

“唐者,河北之国也,若移都关中,如何能称为唐?”

“不在河北的唐国,还叫唐国吗?”

“大王起家于河北,得燕赵子弟效忠,今若移都关中,岂非弃燕赵之民也?数百万河北之民如何能够甘心!”

蒯彻,臧荼,韩广,司马卬等人皆不欲吴广定都于此,各种理由层出不穷。

就连能清楚看出关中地理优势的李左车,也不太想吴广将都城移到咸阳来。

这年头的地域之别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燕赵之人希望唐国都城一直在河北,这样不仅使河北燕赵之地成为大唐的中心,他们能为之骄傲,更可以长留家乡。

反对的声音很大,且几乎都是唐国的高层将领谋士。

相比起来,请求移都关中的主要是秦人,他们作为被征服者,话语权和胆量明显不如唐国诸将。

吴广考虑到手下人的反应,以及日后可能会和齐楚交战等原因,暂时没有定都关中的想法。

天下未定,一切先以稳定为重,没必要因为一个都城而自乱阵脚,让手下的河北诸将生出不满。

等以后定了天下有的是时间进行调整。

不过吴广两月后会回河北,这关中之地就需要有人为他留守。

“李君随寡人两年,多出军谋,助寡人屡胜秦军,你的本事寡人是知道的,足有坐镇一方之能。等后续寡人回河北后,当以李君坐镇此处,这段时间李君要多了解关中的情况,日后也好在此处置诸事。”

吴广在商议完回河北的事情后,又笑眯眯的夸赞了李左车一通,顺手给了他一个光明的未来。

李左车听闻这话,先是一愣,接着大喜过望。

坐镇关中!

这可是远超诸将的待遇啊!

他本以为唐王最后会将此事交给司马卬,或是将李良调来此处。

毕竟唐国四大将中岳成太过年轻,葛婴又太过直率,都不太适合镇守一方。

有资格坐镇关中的也就司马卬和李良了。

可没想到唐王竟然会选择将这个位置给予自己。

这般重用,让李左车心中暖洋洋一片。

他跪在地上,向唐王叩首道:“多谢君上器重,臣必誓死效命,为君上镇守关中,绝不出任何差错!”

吴广又鼓励了李左车几句。

这位大唐第一参谋便满脸红润,带着对未来的向往离去了。

望着李左车的背影,吴广微微一笑。

韩信资历太浅,而且也没有战绩可夸耀,让他一来就做大将,不仅诸将不服,就连吴广也无法百分百信任。

反不如先让李左车为一方大将,再把葛婴等老熟人配给他,如此上下皆服,关中也不怕出现乱子,让吴广可以安心的回河北。

处理好这些事情,吴广又瞥了瞥自己案上近乎堆成山的简牍,心中一动。

自从大泽乡起事之后,战斗一场接一场,战争节奏极快,几乎没有给他休养生息的发展时间,导致吴广的重心一直都放在战争上。

如今随着秦国灭亡,渑池盟会,战事初告一段落。在稳定唐国内政的同时,吴广也该发挥穿越者的优势,通过一些简单的东西增强国家的力量了。

略一思索。

吴广叫来卢陵,吩咐道:“少府掌天下机工之事,多能工巧匠,你且传令让主事者将一干匠人聚集,寡人将亲自前往视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