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9章 其功之大(全文完)(1 / 2)无相黄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今王文龙的实力,比起李自成想象的还要大。他一个人就通过各种控股方式占有太平洋开拓公司四成的股权,对太平洋公司有一言而决的权力。

整个北美移民点,几乎都是在王文龙的策划之下建立起来的,从市政管理系统,到文教系统,军事体系,都由王文龙一手建立。

北美大本营人口已经超过一百万,除此之外,王文龙还在台湾岛上领有大量土地。

本时空的台湾岛是海五路,李家,王家以及依附于王家的郑家,蔡家等各路家族的地盘。

而王文龙几乎是台湾各方势力所推的共主。

因为万历皇帝早死了四年,加上朱常洛又多活了许多时间,本时空的崇祯三年换算成西历年份已经是1633年。大明朝在王文龙前世也就坚持到1643年。

而本时空由于王文龙蝴蝶翅膀的影响下,大明的情况极为不同。

后金已经沦为地方政权,到现在还没突破开铁防线,内部分化严重,注定没有逐鹿天下的可能。

但大明朝内部也已是末世景象,起义不断,最大问题是党争。

泰昌朝延续了十七年,朱常洛人送外号小万历,党争斗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到了此时此刻,有识之士都知道,大明气数将尽。

只不过这个时空的大明不可能被后金推翻,更可能死于流民起义、天下大乱。

现在大陆之上,天下已出现纷乱之局。

南方民党分化而来的各派系,北方由边军起家的流民力量,已经打成一团浆糊。

崇祯在疯狂缝补,和前世的他一样,运动式治国,持续性用力过猛。

王文龙的书在江南都已被崇祯禁了,就是因为他书中太多思想被各方拿去造反。但对于王文龙,大明朝廷则是着力的恩抚。

王文龙在离开大明之前只是个五品官,而如今他已经升任正二品平寇将军,都是大明朝廷找王文龙借人借钱时给的加官。

这还是王文龙不断推辞的结果。

随着大明朝走向末路,王文龙的官儿有机会越做越大。

王文龙前世的郑家在明亡之前只不过是初初开发台湾,手下能够完全掌握的人口不知道有没有三十万。

而明末隆武朝直接给郑成功直接加封“招讨大将军”,赐上方宝剑,爱打谁打谁,爱砍谁砍谁,俨然副皇帝。

王文龙如今坐拥北美二十八城,百万人口,兼任台岛上八十万人的共主。

朝廷需要时,王文龙的加官上不封顶。

王文龙现在是真需要人。

他六十多岁了,得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

沈宜修的两个子女,女儿和女婿一起执掌文教口,儿子的执掌工业。

薛素素的儿子虽小,但已经初见经商的才能,日后大概能接手太平洋开法公司。

而东南亚和台湾岛的利益,则要李国仙这一房的子女去守,换成别人,福建李家也不会答应。

如此看来,李自成的确是王妙宁最佳的丈夫人选。

就把李自成丢去台湾,看他能拉起多少军队吧。

王文龙不想参与乱世争斗,只想领有台岛和美洲。对于大陆上的斗争,他采取能帮就帮一把的态度,不倾向任何一派,只是想让乱世进程少死一些底层百姓。

将来等大陆有了新主,美洲移民点和台湾岛肯定也要归附。百万人口比起本土的几亿人来说实在太小,中华民族的工业化还得看大陆上的工业进程,凭借北美台湾不可能搞成什么小朝廷。

王文龙认为自己家族未来,最好便是一个吴越钱镠的地位。

王文龙说了一阵,沈宜修和薛素素都过来,问要不要安排新姑爷吃饭。

王文龙笑着看李国仙。

“我总是说不过你,那就随他去吧。”李国仙叹气道,“我让人给他做两样小菜,也不知道他吃不吃得惯福建人的口味……管他吃不吃得惯,妙宁要吃的。”

……

事实证明,这场战争比王文龙想象的要打的艰难。虽然没有了满清,但是大明多延续了这么多年,国内积累的矛盾更多,更复杂了。

没有满清的血腥屠杀,这些矛盾只能圈在大陆上自己解决。

西北之饥民杀官造反,闯入京城。崇祯帝吊死煤山。流贼领袖自立为王。当这个国家走向末路的时候,各派的利益都来追求自己的政权。

江南的商绅们找来居住于江西的淮王一脉,自立为帝,企图建立一个实际由商人控制的国家。辽东的军阀蠢蠢欲动,以控扼之地的蒙古、女真骑兵为骨干,组建东人军,叩山海关而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