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跟着王妙宁走进院子。他原本觉得以自己买的贵重礼物可以让王妙宁一家惊讶。
可现在光看周围亭台楼阁,便知道王妙宁家比起他这个小军官要有钱太多,再也不敢提。
他们是从后往前走的,先进了第一个小厅堂。
李自成抬头就见堂上匾额写着“儒雅世范”。
李自成张大了嘴巴。
他原本以为王妙宁一家该是在北美做生意发财的海主。
可看这匾额,对方似乎还是个值得尊敬的读书人。
他以为这里就是正厅,正打算站住,却被王妙宁扯着继续往前走。
穿过回廊进入第二进的厅堂。抬头赫然见匾额写着“礼官第”。
“你……你家里人还当过礼部的官员?”
李自成脑子懵了,在北美洲读书人不少,可是正经在大明朝廷里当过官的读书人并不多,那都是上层显赫人物。
他以为这里就是正厅,又打算停下,却被王妙宁拖了一下。
王妙宁嫌弃道:“你跟着我走,到地方我会叫你停下的。”
还往前去吗?李自成咽了口唾沫,不知道这房子怎么这么大。
又过一座院落看看抬头匾额。“威震遐荒”。
这匾额他听都没听过,但一看就极有气势。
知道越是有气势的字句匾额来头就越大。看来王妙宁家比他想象中的当官家庭还要强大。
再看看王妙宁也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这还不是正厅,心惊胆战继续往前走。
又来到一进的大院子,院子厅堂上的装璜不如何奢华,但是处处透着名贵。
抬头的匾额是“钦赐荣第”“皇恩浩荡”。
“这是,这是大明朝廷赐的?”
李自成不敢置信。
而更让他惊恐的是王妙宁还在往前走。
终于又穿过一间院子,王妙宁停了下来。
李自成看着周围的厅已经失去语言能力。
如在天上。
抬头瞅了一眼匾额,只觉没看清楚,再揉揉眼睛。
没看错。
赫然见到一副匾额写着:“功昭日月”。
扑通一下,李自成的腿真软了。
他吓得直接瘫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目瞪口呆的看看匾额,又看看面前的未婚妻。
喉咙干涩的问道:“妙宁,你家里究竟是做什么的?”
王妙宁自然就是王文龙的女儿。
她是王文龙的第四个孩子,小李国仙的二女儿,是王文龙搬家离开福建的次年,李国仙在台湾生的。
至于刚才那骑马而过的人就是王文龙的长子,李国轩的大儿子王阿难,大名王书玺,字理才。
作王书玺是如今王家第二代最出挑的人物。登州水手学堂毕业,航海家,绘图家,数学家。担任太平洋开拓公司武装护航船队总兵,专管东南亚水军。
王文龙的家族有三房,各有产业。李国仙的两个孩子已经介绍。而正妻沈宜修的子女,两人都擅长读书。
长女王鲜儿,字若郁,今年二十九岁,嫁给徐光启的三子为妻,图书馆学家,担任求实书会理事,求实书院校董,夫妇掌管美洲文教。
三子王书成,字科华,二十五岁,化学家,机械专家,顺便考了个福州举人,夏凉城工业园区负责人,江南物理社理事,未来准备接手王家的工业体系。
另外还有薛素素的两个孩子,今年都不满十五岁,都还在读书。这只是王家的第一代,如今才都二三十岁。
随着他们开支散叶,再过二十年王家将牢牢掌控台湾和北美等地的各项产业。其影响力将会十分恐怖。
“你说,你爹爹就是建阳公?”李自成闻言,声音都在抖,“建阳先生王文龙?”
整个北美开拓区几乎都是太平洋开发公司的产业,说王文龙是北美王绝不过分。
没有王文龙就没有今日之北美,将当年李成梁在辽东的威望乘个十倍,大概就是王文龙在此时北美百姓心中的地位。
“待会儿见到我爹爹,你好生回话。”王妙宁小声嘱咐。
这时就见李国仙从前院走了进来,王妙宁顿时不敢说话了。
李国仙今年五十多岁,风韵犹存,几乎不显老。
她对两个子女的教育极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