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四十三章 洛阳之战:千金马骨!(1 / 2)雨落未敢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邙山北麓,地势平坦而辽阔,一片苍茫之色中,汉军大营如一座巍峨的城堡矗立其间。

大营四周,旌旗飘扬,猎猎作响,仿佛在低语着战士们的英勇与决心。

营帐绵延数十里,一眼望去,只见帐篷密密麻麻,宛如一片片联绵不绝的云朵,巍然壮观。

在这片营帐的海洋中,最中间也是最大的中军主帐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主帐高耸入云,帐篷的布料厚实而坚韧,上面绣着金色的龙纹图案,熠熠生辉。

帐门两旁,守卫森严,铠甲鲜明的将士们挺立如松,手持长枪,目光如炬,神情肃穆,仿佛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此时,大汉天子刘禅身着帝王常服,端坐在龙椅之上。

他一身明黄色的锦袍,袍上绣着五爪金龙,金光闪闪,彰显着天子的威严与尊贵。

龙椅雕龙刻凤,工艺精湛,刘禅坐在上面,显得庄重而威严。

他的面容虽不算英俊,但却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沉稳与坚定。

此刻,他双手轻轻搭在龙椅的扶手上,手指间把玩着一串念珠,显得从容不迫。

在他下首,排列的是一干文臣武将,他们个个神情肃穆,恭敬有加。

太子刘嗣站在最前方,他年纪虽轻,但气质沉稳,眉宇间与刘禅有几分相似。

他身穿太子袍服,袍上绣着繁复的图案,彰显着他的尊贵身份。

此刻,他正微微低头,聆听着父皇的指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丞相诸葛亮一身素袍,手持羽扇,站在刘嗣身旁。

他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奥秘。

羽扇轻轻摇动,带起一阵阵微风,吹拂着他花白的胡须。

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种成竹在胸、运筹帷幄的自信。

九卿费祎、董允等人也皆在其间。

费祎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他身穿官服,腰间佩带着玉带,显得威风凛凛。

此刻,他正竖着耳朵,仔细聆听着前方的战报,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董允则身材瘦削,面容清秀,他手持笏板,神情专注,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名传令兵身着战甲,手持令旗,飞驰而入。

他一路奔至中军主帐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高声喊道:“报——!”

帐内众人闻声,皆纷纷侧目,神情凝重。刘禅也微微抬头,目光如炬,望向传令兵。

传令兵感受到天子的目光,心中一凛,连忙高声禀报道:“启禀陛下,前方战报传来,汉军不仅火烧了太仓与常满仓,更是给洛阳魏国守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刘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深知,战争之事,瞬息万变,不可掉以轻心。

传令兵继续说道:“关键是,钟会、崔林、荀顗三家投汉,使得魏军士气大跌,人心动荡。”

此言一出,帐内再次沸腾起来。

钟会、崔林、荀顗皆是魏国重臣,他们的投汉,无疑对魏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刘禅闻言,心中大喜。

这三人的投汉,不仅削弱了魏军的实力,更在心理上给魏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他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许之色。

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心中充满了期待。

帐中群臣闻此战报,纷纷上前恭贺。

有的臣子高声喊道:“陛下英明,汉军威武!”

有的臣子则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时间,帐内欢声雷动,气氛热烈异常。

刘禅面带微笑,显然心情不错。

他望着众臣,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欣慰。

这一切的胜利,都离不开众臣的齐心协力与英勇奋战。

他轻轻抬手,示意众臣安静。

众臣见状,纷纷住口,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刘禅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此战虽胜,但切不可骄傲自满。洛阳乃魏国重镇,守军众多,且城墙坚固,不易攻破。我们仍需谨慎行事,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众臣闻言,皆纷纷点头称是。

战争之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与大意。

他们纷纷表示,将谨遵陛下旨意,继续努力奋战,直至攻下洛阳。

诸葛亮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我们可趁魏军士气低落之际,加紧攻城。同时,也可派遣使者前往各地,招降纳叛,以壮大我军实力。”

刘禅闻言,点头赞许道:“丞相所言甚是。朕意已决,明日便继续攻城。”

众臣闻言,皆纷纷躬身行礼,高声喊道:“遵旨!”

此刻正是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懈怠。

在这个时候,费祎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步伐稳健地向前迈出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