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1章 开始搜索龙珠(1 / 2)纯银羽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了进一步解析龙珠的微观世界,伊凡转向了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这一强大的分析工具。

NMR技术通过检测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能级跃迁,来揭示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包括化学键的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以及分子的动态行为。

对于龙珠这样复杂且未知的样本,NMR的应用尤为关键。

在精心准备后,伊凡将龙珠置于强大的磁场中,并仔细调整了射频波的频率,以激发龙珠内部原子核的共振。

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NMR图谱逐渐显现,揭示了龙珠分子内部令人惊叹的复杂性。

伊凡发现,龙珠中存在一种地球上极为罕见的化学键——金属-金属键,这种键通常只在极端条件下或特定类型的化合物中出现,其存在表明龙珠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未知的高性能材料。

此外,NMR还暗示了分子内部可能存在的高度有序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与龙珠的特殊功能密切相关。

伊凡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他意识到,龙珠不仅是一个神秘的许愿工具,更是一个通向未知领域的窗口。

通过对龙珠的深入研究,人类或许能够解锁外星文明的科技秘密,甚至发现超越当前认知的新能源形式。

这种前景让伊凡深感震撼,也坚定了他继续探索的决心。

在电磁学实验方面,伊凡利用精密的电磁测量设备,对龙珠进行了全面的电磁波发射特性分析。

他发现,龙珠能够发出一种微弱的、具有独特波长的电磁波,这种波与常见的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γ射线等电磁波不同,属于电磁波谱中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区域。

龙珠释放的这种电磁波,其波长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之间,一个被称为“太赫兹波”的频段。

这个区域的电磁波由于难以产生和检测,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中被相对忽视,但它却拥有穿透力强、对物质结构敏感等独特性质。

龙珠发出的太赫兹波,其频率稳定性极高,且携带着某种特定的信息模式,这与自然界中随机产生的电磁波截然不同,暗示着一种非自然来源的可能性。

这一发现不仅意味着龙珠具有某种形式的电磁活性,还可能意味着它能够通过电磁方式与外界进行某种形式的交互。

“如果龙珠能发出电磁波,那么理论上我们就可以用雷达来探测它。”

伊凡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为了验证用雷达探测龙珠的设想,伊凡开始着手设计一套定制化的雷达系统。

这套系统不仅要求能够发射和接收太赫兹波段的电磁波,还需要具备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以便精确追踪龙珠的位置和动态。

他引入了相控阵雷达技术,通过电子方式控制多个天线单元的发射和接收相位,实现对目标的多角度同时扫描,大大提高了雷达系统的探测精度和灵活性。

在元素分析方面,伊凡的工作同样细致入微。质谱仪的使用,让他能够精确到原子级别分析龙珠的化学成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