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扶用手指从茶碗中沾了些水,在袁道身边的茶案上伸手写下两个字:“慎言。”然后,又以眼神示意两人以防隔墙有耳。
道里与袁道都不是笨人,一见之下,心中顿时戒备起来。
提扶对着道里福了一福,道:“先生,请暂且略过你我之间的恩怨。有更重要之事,提扶还请先生明言。”
提扶一边说着话,一边沾了茶水写下:“公欲遣你回祝,换祝国公支援以伐罗。并欲借刀杀人。”
写下之后,伸袖擦干了字迹,以眼神询问道里是否明白。
道里轻轻点头,口中却怒道:“你这妖女,害得我儿如此到地步。老子恨不能将你碎尸万段!什么重要之事,你休想从老子口中探得什么。你不过是息国公羽达那老小子的说客罢了。少在这里给老子装好人,老子死也不会讲!”
袁道虽然敦厚仁义,但却非常聪明,马上便明白了提扶的用意,以最快的速度入了戏。适时地在旁边煽风点火,道:“干爹,你若再对小姐大呼小叫,我便将你昨夜说与我的事都禀告王上。”
提扶冲袁道温柔地一笑,果然袁道是最懂她心思的,不用明言,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他便会与她心有灵犀一点通。
提扶在燕王后走后,思虑良久。总觉得燕王后别有所图。
于是,她仔细地分析了现下道里和袁道的处境。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便是王上是铁了心要与罗国开战,但国库空虚,饷银不足。没有粮草、饷银怎能支持大军远赴罗国的边境去作战?况且罗国地处寒冷,军队的补给更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增加许多备战物资。
息国公需要从盟友那里获得粮草、兵器以及饷银等各方面的援助。
从地理环境来讲,与祝国通商多年,官道平坦,运输方便。开战在即,其他几国路途或遥远或难行均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从国力来讲,当今最具实力的也是祝国。能有富足的银两支援他的,除了祝国之外,其他国家确实力量绵薄了些。
还有,国与国之间的援助与人与人之间的援助是相类似的。互利才能互惠。任谁也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舍了自身的利益去资助别国。
因此,要求得他国的支援,必要有引玉之砖,且能抛得出去、抛对地方才行。
无疑,道里与袁道的真正身份是目前为止息国公所能抛得出去的最好的砖。定可抛砖引得美玉来。
可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息国公一定不愿意道里和袁道活着。他肯定是要借祝国公之手将二人送上黄泉路。
如此,他既得了补给,又去了后患,当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