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业当然能感觉到集团上下员工对自己那种微妙的态度,不过他也懒得理会,毕竟收益的是自己,只要把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拍好接下来的这部电影上就行了。
签完合同,李德业第一时间找上了黄河,对方在签约华影集团之后,工作室也搬到了集团大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间相对宽敞正式的写字间。
“李老师,没想到我们竟然能连续合作两次。”
“黄河,是不是觉得怎么又是这个老头子在我头上限制我身为导演的发挥?”
“没有没有,这次我还真的是需要您的帮助,因为这次的影片要求限制太古怪了,从我拿到影片拍摄要求到现在,好几天了我都没有想到更好的切入点。”黄河显得很苦恼。
李德业顿时来了兴趣:“是吗,难道这次比公益短片还要命题作业?不是说是青春片吗,你一个年轻人还不懂青春?”
黄河感慨道:“懂青春不代表懂拍青春,电影是需要艺术提炼的视听节目,哪怕是纪录片也是一种核心卖点为真实的影视形式。”
“影片拍摄要求拿给我看看。”李德业伸出手,黄河从资料堆里翻出一份文件交到他手中,他看几眼就明白了,“青春片不能出现恋爱情节?难怪只有文艺片导演愿意接手!”
“是啊,所以说这个限制是不是特别奇葩?”黄河苦笑道,“我都不知道怎么拍了。”
李德业点点头,他明白对方这话的意思。同一个题材和要求下,商业片导演和文艺片导演的取舍是不一样的,商业片导演更关注市场卖点,文艺片导演更关注自我表达。
不能有恋爱情节就等于把青春片最大的卖点给砍了,对于想要出成绩的商业片导演来说毫无吸引力,投资越大亏得越多,商业价值受损就越大。
李德业的印象里青春片百分之九十都是带有恋爱元素,哪怕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带着点意识流的文艺片都逃不了,更别说后来一众“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之类的青春疼痛片,无恋爱不青春嘛。
李德业不知道这种剧情有什么好疼痛的,或许是剧情太烂让观众看得脑壳和眼睛疼?
黄河走的也是商业片导演的路线,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导演大多都不会选择文艺片,商业片名利双收,文艺片嘛……嘿嘿了。
“这个限制也是太奇葩了,不知道是那个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去掉了恋爱这一大卖点元素,我们就只能从家庭、人性、社会性等方面入手,这可不好拍啊。”黄河苦恼道。
他看向李德业,眼中有些期待,“李老师,以您的人生经验来看,有没有什么好点子?”
李德业说道:“我的青春和你的青春可不一样,我的青春是芳华,你们的应该算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现在的观众都是年轻人,所以应该需要的是你的经验。”
“什么芳华?什么一起追女孩?李老师,这可不是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很枯燥的,基本上就是学习,学习之余打打球玩玩游戏看看小说。”黄河说道。
是啊,年轻人的青春也就是上学读书,但放到电影里这就只能是背景或者辅助内容,绝对不会是主线剧情。
哪怕是用来怀念学生生涯的纪录片,其关注点也不在于今天做了多少试卷和作业,每次考试多少分,怎么改正错题这些事情。而是怀念课间与同学的欢乐互动,放学后路上的打打闹闹,睡前的聊天消息,周末相约游玩的乐趣。
总之,人们对于学生时代的怀念,怀念的不是作业,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联系。
和黄河聊了一阵,李德业就告辞离开,他可不想在一群专业人士面前聊爆了,花声望利用道具卡来掩饰又觉得太浪费,不如借口回家一个人静静思考。
李建军开车送他回家,又返回公司处理李亦桐的事情,接近年底了,因为《至少还有你》火了之后,有不少节目都想请她去表演,让身为经纪人的李建军忙得又喜又愁。
喜的是女儿终于小火了一把,愁的是这个热度也最多只有半年,年后没有新作品出来,就很容易查无此人。
李德业葛优躺躺在客厅沙发上,闭目沉思,环绕音响里放着这个世界的轻音乐。
这次的剧本不好搞,因为一个禁止恋爱的条件,就足以让他将脑海里看过的青春片给全部删掉。他看过的青春片真不多,比如国产的那些年、匆匆那年、致青春、左耳、青春派、我的少女时代,国外的假如爱有天意、情书、初恋那件小事、美国派、歌舞青春、怦然心动,全都跟恋爱感情有关。
没有恋爱元素的青春片有吗?大概是有的吧,就是不怎么出名。
或许可以将一些非青春片改成青春片,就比如《摔跤吧!爸爸》,将原本男主父亲的视角转变成女主女儿的视角,这不就成了青春成长的影片吗。
但这将会非常的麻烦,而且摔跤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非常有限,估计也要改成更合适的体育项目,比如乒乓球、排球、篮球、游泳等。
这样一来就跟重新写个剧本差不多,那还搬运什么呢。
躺在沙发上苦思冥想了好一阵子也没想到到办法,觉得口渴的李德业准备起身去冰箱那瓶饮料,结果刚起身就感觉脑袋一阵眩晕,头昏眼花,不得不坐回沙发上,好半晌才缓过来。
“唉,人老了身体就是各种毛病,动不动就感觉不舒服,就像当年一口气做了一本五三真题一样,差点没缓过气……”
李德业的自言自语戛然而止,脑海里突然划过一道灵光!
对啊,怎么之前没想到还有一部被奉为经典的青春电影,没有恋爱剧情,纯纯的考试、补习、上大学为主线,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
说实话,李德业并不觉得这部电影特别经典,影片是好影片,但获得大家一致交口称赞的原因更多的是同行衬托,观众们报复性好评。
在国内一众青春片摆烂的情况下,观众们居然是在一部国外的青春片里看到了自己青春的影子,这能不让人感慨吗。
李德业心中欣喜不已,决定这次就搬运这部影片了。影片虽然也要做一些符合国内环境、习惯的改动,但大框架上是不会改变的。
影片主要角色就四个,而且没有大场面,需要的投资成本不高,非常符合这次的影片拍摄要求,还是以女主角为主视角,正好可以让自己的孙女来出演,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