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冷哼,“不敢才怪!”
说完,将手里的笔搁在笔山之。
太子朱标向来温顺,这次对于任用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一事。
他举荐刘基,而朱元璋一声不吭选了胡惟庸。
他心中有疑团,有不解。
特别是看望刘夫子回来后,心里更是有气。
他大着胆子问道:“儿臣不明白,父皇要用胡惟庸,是因为他资历尚浅,还是因为他是淮西人?”
朱元璋手里拿着奏折,沉默了一会。
说道:“既是因为他是淮西人,也是因为他资历尚浅。”
朱元璋放下奏折,走到朱标跟前,拍了拍他的肩头。
“老大,你说的没错。论功、论德、论能,刘伯温都当得起这个丞相。”
“可是你想过没有,刘基去了中书省,那御史台应该交给谁?”
“咱到哪里再去找一个,功劳又大又不畏权贵的御史中丞去?”
“老大你是龙凤元年生的吧?”
朱标点头,不知他爹想问什么。
“是,父皇。儿子是龙凤元年生的,老四比我小五岁,老五比我小六岁。”
朱元璋点点头,又说道。
“既然你提到了老四跟老五,那咱今天嘱咐你几句。”
“龙凤元年,胡惟庸是那群里人资历最浅的。老四老五,都还没出生。”
“老大,咱老了。咱不想让咱的老兄弟们再为难。”
“更不想让你的将来太为难。给爹留几个人,将来有个说话的,可成?”
朱标大为触动:“成,成!爹!”
朱元璋哈哈一笑,“好,好!”
“你将来还要多多仰仗老四。他有雄心壮志,誓要为大明开疆扩土的。”
朱标点点头,又问道:“那老五呢?”
朱元璋摇摇头,“老五?老五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你就别指望他了。”
“你别以为他这几日,凭着一点歪才种了仙豆,给李丞相治了病,他就有将相之才了?”
“一点雕虫小技而已。”
“他不给咱们捅娄子就是万幸了。”
朱标沉思不语,爹是不是对老五有什么误解?
又想起老四对老五的评价。
经天纬地之才,补天浴日之能!
到底他俩谁说的对啊?
不过,前几日老爹拿老五的仙豆,不也拿的挺香的吗?
要不要把醉霄楼的事情禀报爹呢?
朱标思虑再三,说了一句:“爹,老五有银子。”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