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鲜花!求票票!求打赏!求一切可求之求!
诚意伯府,刘伯温缠绵病榻。
太子朱标叫仪鸾司准备了车马,也来到了诚意伯府。
事前,太子朱标举荐诚意伯刘伯温人中书省左丞。
几天前朝会,却宣旨,胡惟庸任中书省左丞。
之后,在胡惟庸淮西一党弹劾吴王朱橚那天之后,诚意伯刘伯温就请了病假。
时至今日,已然四五日有余。
几日不见,刘夫子苍白的面色中带着一丝青色,明显地消瘦了。
他由下人扶着,从里间绕过屏风,走到前堂。
见了朱标,双手虚拢,朝着朱标一揖。
说道:“太子殿下,臣刘伯温拜谢太子举荐。”
说着就要弯下腰去叩头,被朱标一手托住。
“先生不必多礼,来,先生请。”
“太子殿下,请。”
两人分主宾落座后。
朱标一脸关切,“先生身可大好了?”
“谢太子殿下关心,臣这两日觉得好一些了。”
朱标微微蹙眉,观察了一会刘夫子的脸色,似乎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已经好转。
心想,回头是否有必要,撇下这张脸,去请老五来给夫子看看。
有关中书省左丞一事,朱标思虑再三还是开了口。
他今日来一是看望刘伯温,另一个是来安抚刘伯温。
“先生,先生莫要挂怀。父皇之所以选胡惟庸,不过是在大战期间,安抚淮西。”
“以先生经天纬地之能,拜相,不过是早晚罢了。”
刘夫子轻轻咳嗽了两声,平复了喘息后。
说道:“多谢太子。恕臣直言。”
“如今的中书省啊,那就是一口大棺材。”
……
朱标刚回宫,就被宣召到了奉天殿东阁。
朱元璋在批阅奏折。
太子朱标把不高兴写在了脸,也并未给他爹行礼,只一声不吭站在一边。
朱元璋拿着手里的笔,说道:“散朝后,也不打个招呼,就跑到诚意伯府去了?”
“咋地啊,他的病好些了吗?”
太子朱标此时脸色有所缓和,躬身向朱元璋行礼。
“刘夫子自称好多了,可儿臣看着倒是严重了。”
“恐怕刘夫子这病,还是心病所致。”
朱元璋面色一冷,“咋地,你还怪朕事先没跟你商量?”
朱标当然明白他爹指的是任用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的事。
急忙躬身一揖,“儿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