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朱允熥在刑场的发问!(2 / 2)发了霉的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要是为君者精明,懂得权衡,又何至于使得这些人做大,进而把控朝政,鱼肉百姓,逼得百姓造反?

所以,刘三吾心中很是认可朱允熥。

大明朝也需要朱允熥这样的继承人,有这样的继承人,至少可为大明多延续百年,更可旺三代。

好圣孙,可旺三代!

朱允炆也不是不好,只是性格太软,没什么主见。

他当皇帝只会成为臣子随意摆弄的傀儡,不定准儿要带着大明走向何处。

这也是刘三吾在见到朱允熥展露的锋芒和能力后,慢慢的偏向于朱允熥这边的原因。

礼部的两个侍郎此时也在打量朱允熥。

他们两个平日里和朱允熥接触的不多。

不过,也多少听说过这位吴王殿下的种种能力,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

朱允熥看了看刑场的人,问道:“人可全都来齐?”

“科考的学子们可全都来了?”

刘三吾这时候走出来,说道:“启奏吴王殿下,学子们已经全都到此。”

朱允熥继续问道:“时辰可到了?”

蒋瓛说道:“还差半个时辰!”

古人砍头都要讲究一个时辰。

一般来说为什么都是秋后问斩,《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也说过,“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

除此之外,秋后问斩还体现出统治者的心思,秋后百姓得以稍事休闲,这个时候,处决犯罪之人,可以起到警示,让百姓有所顾忌,对国家法律心存敬畏。

还有一种含义,秋后意味着秋高气爽,人的头脑比较清楚,没有冤假错桉。

其实在朱允熥看来,无非就是为了简单省事,把这一整年的犯人全都集中起来砍头比较省事。

除了秋后问斩,还有午时斩首的讲究。

古人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与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监斩官,刽子手等等这些人。

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

身为在红旗下长大的唯物主义大好青年,朱允熥自然不会将这些说法放在心上。

当然了,他既然身处眼下这个时代,自然还是要遵守这些规矩。

毕竟穿越这种事都发生在了他身上,谁知道还会不会发生别的离谱的事情。

“吴王殿下,皇爷刚才派人来,让臣和你说了,让你给这些学子们说说这些人所犯之事。”

“也好让他们这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人心里了解了解,也好让他们引以为戒。”

蒋瓛小声的说道。

这是刚刚进入刑场的时候,一个赶来的锦衣卫在他耳边说的话。

朱允熥愣了愣,片刻后点了点头。

老人家,忘记些什么事情,或者忽然想起来些什么事情很正常。

“距离行刑还差一点时间。”

“让各位参加科考的学子来此处观看行刑,也是我爷爷,也就是如今大明朝的皇帝,特许的事情。”

“我知道你们这些人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怨言。”

“心里在想,犯错的又不是我,让我们这里看行刑干什么。”

“还有些人也许在想,哪怕日后为官,也不会成为贪官污吏,肯定会一心为民等等。”

“诸如此类的言论,或许从贡院来刑场这一路上你们在心中已经不知说了多少。”

“但是,我今天要问你们一句话。”

“你们真的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不改变吗?”

“在场的各位大人,不妨也想一想这个问题。”

朱允熥说话的语气并不康慨激昂,十分的平澹,声音也刚好可以保证刑场内的人听清楚。

听到他的发问后,当官的已经开始陷入沉思,学子考生们有些也开始思考,还有些则是一直抬着头,脸上的表情很是自信。

就差直接开口说,不管日后怎么变,我都会保证自己的初心不变!

一盏茶的功夫后朱允熥说道:“有谁想说什么,可以站出来说,各位大人也可以。”

“任何话都可以说,本王在这里向你们保证,不用担负任何的责任。”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畅所欲言一番。”

“下雨天,适合谈一谈哲理和人生理想。”

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时间还很富裕,可以和这些人聊一聊。

与其让他自己一个人说,不妨也让别人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想法,他看看能不能也有所收获。

“学生许观,有话要说,还请吴王殿下恩准!”

身穿一身朴素粗布服装的许观从一众学子中走了出来,恭敬的行礼。

刘三吾看到许观后,眼神中有些微动。

他对这个人有很深的印象,多次从国子祭酒口中听说这名学子。

说他勤劳好学,天资聪颖,是个可造之材。

朱允熥自然也知道许观,就是还没该姓之前的三元及第黄观。

“准!”

朱允熥说道。

许观又往前走了几步,说道:“北宋张载曾经所说过赫赫有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四句也是学生的人生格言,也时刻以这四句来鞭策自己。”

“从贡院来的路上,学生的心中也并无半分怨言,学生清楚皇爷这般做的用意。”

“想要让我们这些人心中生起敬畏之心,日后不要走了这些人的老路。”

“学生在这里也可以向吴王殿下保证,向皇爷和太子爷保证,学生此生的初心都不会变。”

“即张载先生所说的横渠四句!”

许观的话一时间引起来了周围学子和官员的共鸣,纷纷点头附和表示赞同。

“许观说的对,此四句乃是我等学生此生的格言!”

“没错,吴王殿下不必怀疑我等的初心,为民谋福乃是我们读书人所追求的毕生梦想!”

“若是吴王殿下觉得我们日后会变大可监督,但凡是变了,任凭吴王殿下处置!”

一种考生学子纷纷出言表达着自己的决心和态度。

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抒发着心中激昂的情绪。

看着这群学生,朱允熥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很意外的话,“黄大人、齐大人,你们当初读书参加科举的时候,可曾有过这般的初心?”

“后来又是什么时候将自己的初心忘得一干二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