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看看这是少平写的书,已经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现在卖的可火了。”
田晓霞把孙少平写的盗墓笔记给了田福军。
田福军大感兴趣,好好地夸了几句孙少平。
……
之后,田晓霞留在了黄原,孙少平则是回了原西县。
“哥,你回来了?”
兰香一看到孙少平,高兴的把孙少平回来的消息喊着告诉了父亲孙玉厚。
晚上,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顿晚饭。
第二天,孙少安来找孙少平,他有些想法想要咨询孙少平。
“少平,我听人说现在安徽那边有人搞包产到户,你觉得怎么样?”
这事孙少平知道,今年夏天,安徽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大旱,有的地方颗粒无收。
年底,安徽凤阳小冈村的十八户农民悄悄搞起了包产到户。
不过,孙少平知道这件事应该是比较保密的,哥哥怎么会知道?
孙少平记得,哥哥后来确实是搞过包产到户,但这件事应该是明年才出现的,没想到哥哥这么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哥,这事你是听谁说的?”
“我在安徽有个同学,前两天他到咱们省里办事,偷偷告诉我的。”
“我觉得这个事可以搞,对咱农民有好处,就是不知道能行不能行,我想找你咨询咨询。”
孙少平知道现在搞确实可能出问题,但是村里的许多人家确实是不好过。
孙少安告诉孙少平现在村里有的人家都快要断粮了,家里的大人们饿点没事,但是老人和孩子受不了呀。
孙少平知道,哥哥虽然没有念过很多书,但他是个有责任心的队长,他想带着村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
“哥,我觉得可以搞,但是这件事你一个人不行,我建议找找福堂叔吧。”
“福堂叔稳重持重,他的一些意见比你要稳妥的多。”
“再说这件事,你瞒不过福堂叔。”
“还有,你想要做这件事,要让社员们严格保密,绝对不能泄露消息。”
随后,两兄弟来到了福堂叔家,给福堂叔说了这件事。
这要是放在以前,福堂叔肯定不会让孙少安干。
福堂叔这个人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村干部。
但现在孙少安可是他的女婿,他自然会站在女婿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少安,这件事你既然想干,少平刚才也说了,那就是要保密,这点是最重要的。”
“你先到你们队试试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都同意,你再问问金俊武的意见,这个事情既然要搞,那就不能由你们一个队搞,要我们全村都搞,否则肯定要出问题。”
“我们要把所有人都拉进来,让这件事和村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这件事就能办。”
回家之后,孙少平觉得“包产到户”这件事自己可以发挥一些用处。
他准备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论包产到户对我国目前农村问题的重要作用。”
孙少平用两天时间写完了这篇文章,写完之后他把这篇文章投给了《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