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轻人身姿挺拔,面容俊朗,身穿一袭灰色长袍,头发向后梳起,松散的扎了个发髻,带给人一股出尘之感。
赵村长只认出了他是昨夜见过的郎中,老道二人虽然认了出来,但是此时此刻,这个昨日还认得的人,带给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只见来人虽然步行,但是每一步跨出,距离都完全一样,在一步跨出之后,两旁的景色快速后退,和他跨出的距离完全不同,只几步,就来到众人身边不远处。
老道面露惊色,喃喃道:“缩地成寸!他是什么人。”
李曼春的感受更深,从刚刚那一声声铃响,她就觉得体内一股股暴戾的气息不断平和,心中的恨意随着铃声不断响起而慢慢平静下来,念头一出,她便从魔气爆发的状态中平静下来。
身体逐渐还原,眼中的狂暴之色慢慢消散,露出一片清明,这在她死去几十年来从未有过。
小童子则觉得,随着来人的不断靠近,一股中正平和之气不断吹拂而来,如同和煦的春风,不断吹拂着他的身体,刚刚与魂体对拼而产生的内伤竟然也好多了。
来人正是褚鹰,一步步前行着,他有感而发,张口念到:
“双廿苦遭阴风渡,荡去一片玲珑心。化身入魔报怨来,怨去何处存此身?”
“都道人间多苦难,我道人间有真情。散去傍身全不求,只求卿魂得清明。”
李曼春听到来人念诵了几句诗词,越听越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自己身体里萌生,好像忘记了很重要的东西,失去了很重要的人,一股求而不得的感觉涌上心头,让她不由得抱住自己的脑袋痛哼出声。
来人正是褚鹰。
在听闻赵婆婆讲述完属于赵家村的陈年往事后,他就感应到此处发生了什么,来到此处之后,刚好看到赵村长用老道士抵挡李曼春的一击。
看到老道伤重,他便唤来慕青,隐身在老道身边,为他体内渡入木行之气,护住老道的心脉,然后坐山观虎斗。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真正的修行者,出于好奇,就多看了一会,反正他在这里,等到双方任何一方不敌,他便出来救场。
李曼春还在痛苦的思索着什么,老道士的伤口已无大碍,小童子也走到老道士身边,两人嘘寒问暖了几句,恭敬地走到褚鹰面前行礼道:
“不知高人高姓大名,从何而来?”
慕青此时也漂浮着飞到褚鹰身边,褚鹰微微一笑,慕青就抢着回答道:
“我家大人乃是九霄神庭敕封的城隍正神,今次有感此处有冤魂出世,特来处置!”
慕青微微一笑,也不多言语。
小道童闻言面露好奇之色,但是老道却带着一脸疑惑,看了看褚鹰脚下的影子。
褚鹰知道老道是个懂行的,心念一动,城隍金印从胸口浮现而出,飞速上升到空中,绽放出万道金光。
在这金光的笼罩下,天空的乌云快速散去,呼啸的阴风也随之停滞,阳光普照而下,原本阴森恐怖的山谷也变得平静祥和。
李曼春在城隍金印的照耀下并没有收到阳光的伤害,这时的她忽然感觉到了什么,怔怔的望向远处。
几人看到她的样子,也随之一起望去那个方向。
只见远处,一个老人拄着木棍,用尽最大的力气快速的朝着这边赶来,来人正是赵婆婆。
隔着很远,由于褚鹰的金印庇护,她便看到了一道此生难以忘记的声音,而就在这时,这个身影也看向了她。
滚滚的泪水流淌下来,老婆婆双腿一软,坐到地上。
李曼春的眼中,好像有无数的记忆浮现而出。
一次次的晚上,在她朦朦胧胧之时,有个声音不断地坐在她不远处,向她叙说着家长里短。
饱受阳气灼烧的日日夜夜,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不断地尝试着为她减轻痛苦。
苦难的夜晚,一个温暖的身躯紧紧地抱着她,给她一点点安全感,让她得以入眠。
明媚的白天,她从高高的戏台上看到那个年轻的她,满眼崇拜,眼神中闪烁着光。
这一个个身影在李曼春的眼中慢慢融合,这时候,她的眼神中不再带有痛苦与怨恨,一点泪水从眼角落下,晶莹剔透。
“双儿!”
听到这声呼唤的老人一怔,泪流满面的脸上露出一抹满足的笑容。
当我的亲人死去,当我的爱人离开,我的名字便再无人提起。
只有你,还记得我的名字。
我最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