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理想国
还有这样的地方么?
怎么可能有。
有哪个国家会为一群最底层的流民或奴隶,盖房子,分田地,在没有粮食的时候有可能要供养他们一年多的时间?
没有。
现场的众人联想了一下赵括所说的场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斯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他。
“我听闻您这里现在至少有十万人口,照这个趋势下去将来会更多,您靠什么供养那么多的人呢?”
赵括自信的看着他,笑道:“从我开始建造扬威城开始到现在,已经存储了三十万人一年的口粮,后续将会更多,我现在担心的是人不够多,而不是担心粮食不够。”
众人听了神色巨震,怎么可能这么多?
虽然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因为耕牛和耕具的发展应用,已经比春秋时高出了几倍,但是本质还是一个低产量的时代。
可供三十万人一年的粮食是个什么概念,长平的赵军人数也就三十万的样子,虽然他们是士卒消耗比普通人更大一些,但是仍然可以从这里看出三十万人一年口粮的庞大数字。
见众人神情有些恍惚,赵括又笑道:“不要和补给赵国那三十万大军相比,赵国税收支出的大头永远都是贵族功勋,如果你们将这三年赵王赏赐的钱财算算,未必不能供给一年前线的粮草,况且赵国缺粮那是缺少劳动力造成的,本质和这里不一样。”
环视一周,见众人仍然有些迷糊,他继续道:“括攻匈奴,不说粮食,获牛羊马匹二十余万,你们觉得只是这些牲畜,单纯只是吃的话,可以吃多久?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我在被赵王封在此地后,就派人去各国购粮,我刚才说的也只是粮食的现在储备,如今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在路朝着北地而来?”
众人听明白了,赵括攻下这里后,还没等赵括将所有的战利品梳理完,赵王就抛开他了,结果他就将这些东西留着自用。
而且在听到赵王不让自己回赵国之后,就开始让人购置粮食。
他们不得不承认,赵括不管是眼光,手段都属于一流,唯一疑惑的就是赵括那里来的钱去购置粮食?
这是一个谜,不过也没人傻呵呵的直接问出口。
荀子所有所思的看了他一会,问道:“那您想要将这里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
赵括像是陷入了沉思当中,过了好一会,才笑道:“可能我说出来你们会觉得有些虚无缥缈,但是我想将这里打造成一个老有所养、中有所为、少有所依的理想国度,他们从小可以读书识字,有理想抱负、有一技之长。不用为吃喝烦恼,不用担心恶人在这里会得到包庇,不用担心自己的家园有一天会被外人摧毁。”
赵括的一番话让现场彻底沉寂了,不少人神色复杂的看着他,犹豫着要不要马离去。
赵括的话听着好像不难,但是做起来几乎没有完成的可能,这绝对是一个天马想空的想法。
再有抱负的人也不敢说,能完成他说的这些中的一项?
更何况他说了这么多,要将一个地方构建成这样需要很多基础的提升。
老有所养、中有所为、少有所依,要有钱和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