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头(4000字,补上昨天)(1 / 2)中二叔贼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陶家的卫生间很大,有多个木制隔间,分淋浴、洗漱、出恭、化妆之用。

在主室徘徊片刻,桃木剑转指化妆间。

嗡……

轻吟似有若无,桃木剑在提醒江北风,化妆间有鬼!

本世界的鬼不同于异界,江北风能看到长发鬼、狗尸鬼,却看不到本世界的鬼。

他认为,异界的鬼更适合称其为“怪”,它们神秘、诡异,有着自主灵智。

本世界的鬼,江北风通过刚才的观察,总结出几个特点。

实力弱小,智商低下甚至几近于无,常人不可见、不可触碰。

但也因其特点刁钻,非特殊手段不能降服。

华国传统习俗认为,桃者为五木之精,有辟邪镇宅的作用。

道教的法器,便有桃木所制的剑,可镇宅、纳福、避邪、招财……

万物相生相克,桃木剑,正是此鬼天敌!

不过,这些说法都是迷信。

在江北风获得能力之前,世间其实无鬼。

没有鬼,自然也没有对付鬼的方法。

即便有,亦是屠龙技尔。

技可屠龙,而龙却是人类幻想的生物,既然都是幻想,屠龙技又怎会为真?

桃木就是桃木,哪怕成剑,也没有那么多夸张的作用。

古时,天灾人祸难以避免,人们因而虚构出漫天神佛、宝物仙器,用以寻求心理慰藉。

相对应的,当发生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时,则会将责任推卸给不存在的妖魔鬼怪。

古人遇事,去求神拜者佛者,总会有一两个凑巧,忧患恰消。

这类人有的会聚集在一起,宣称自己的困难被神佛解决。

如此情况下,三人成虎,纵是假的也会成真。

朝木剑的能力,即有八成可能是这么传出来的。

然,江北风能化假成真,古往今来,真正意义上的桃木剑,唯此一把!

见当下桃木剑的动静,江北风知道,他“显圣”的时候到了。

当初买桃木剑,店家吹过牛,说这玩意儿是万年雷击木所铸,诸邪辟易。

那时江北风觉得,批发价的雷击木,还是万年,也真亏店家说得出口……

但现在不一样了,这把剑说不定真成了万年雷击木。

要不……试试?

江北风嘴角一勾,指着化妆间肃然诵道:“九天玄刹,化为神雷。煌煌天威,以剑引之!”

雷鸣骤起,密集的电流顷刻覆盖桃木剑。

嗖!

银蛇乱舞,电流癫狂,光团径直攻向化妆间。

木门哪经得住如此摧残,顿时炸裂开来。

轰!!!

……

床上,熟睡的陶老太太微微皱眉,翻了个身。

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她只觉得有点小吵闹。

单独一把桃木剑,还碍不着老人家的睡眠。

隔壁。

陶鹏飞头戴耳机,聚精会神打着游戏。

耳机的音量调得很大,游戏中,外界的一切与他无关。

“小样,敢跟我怼?”

“马上砍死你,一刀,两刀!最多再来一刀,火速结果你!”

陶父陶母房间。

陶志业被率先惊醒。

“什么声音?”陶志业惊坐起身。

他下床去翻床头柜,打算拿手电筒出去看看。

发丝披散的刘卿揉了揉眼:“听着是从卫生间那边传来的,家里遭贼了?”

陶志业家大业大,确实容易遭人惦记。

陶家是从陶渊一代开始发家的,早些年,陶老爷子在菜市场卖点小海鲜过活,机缘巧合之下,撞上各种机遇……

由此,步步平坦。

从最初骑小三轮到批发市场购买海鲜,于菜市场售卖赚取差价,到后来亲自前往沿海地区挑选优质货源,通过旗下各个渠道面向大众。

不得不说,在陶渊那个年代,这简直是种奇迹。

陶志业为陶渊老来得子,他靠着父亲给予的启动资金,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海鲜养殖场。

后,陶志业根据市场,定位各类海鲜的需求人群,从高端至低端,一应俱全。

高端,追求包装精美或大气简约,即一个词——牌面!

牌面到了,再配合稀物,自是有人踊跃购买。

低端,追求物美价廉、实惠管饱。

月薪羞涩的人,哪有那么多要求,只要货好量足,薄利多销,广阔的渠道便可解决余下几乎所有问题。

老板是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不然手底的人又有何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陶志业长远的目光,他总能及时发现商机,插足其中。

陶志业明白,只做海鲜的话,哪天海鲜市场不景气,他就可能在海鲜一途死绝。

所以,他的涉猎远不止海鲜这一领域。

也因陶志业的正确决定,陶家从而登临富贵。

这栋房,平时是陶渊夫妇居住的,他们对陶志业的原话是‘你们那些好地方住起来跟坐牢似的,我们不习惯’。

于是,陶父陶母无可奈何,只好放弃将二老接走的打算。

之后,陶鹏飞放长假,陶志业的工作也正好轻松了点。

有了空,一家人又思念二老,便带上行李来陪伴一段时间。

不曾想,没多久陶老爷子就闹腾起来。

他说,家里有鬼!

陶志业为安抚老父亲,特地请来几个道士和尚。

可他擅长赚钱,却不擅长找精通玄学的人士。

所来者,皆是南郭。

陶志业估计,这会儿半夜三更摸进家来的,说不准就是那几个被赶出陶家的骗子,他们死性不改,仍贪图陶家的钱财。

明面上骗不到人,剩下的选择自然不多。

抢,很大概率会被警察抓捕,骗子们没人希望成为通缉犯。

威胁,陶家能耐颇多,倒更可能遭到反杀。

林林总总都不太行,半夜偷窃便成了得手可能最大的那个。

陶渊的房子不在小区,而且没装密码门和指纹锁,只要动作轻、小心谨慎,是极易成功的。

不过,陶志业可不惧区区几个骗子。

找到手电筒,从床底拉出一个木箱。

打开箱子,其内躺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刀。

年少,陶志业不懂事,加入了一个“帮派”去“混社会”,后来他成长不少,主动脱离“帮派”,退隐江湖。

……而实际上,所谓的“帮派”就是几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扎堆胡闹、充大哥,“混社会”就是成天带着管制刀具瞎晃悠。

地盘?根本没地盘让他们抢。

陶志业那时提着刀,往小摊小店一坐,没几分钟就被路过的警察抓了。

寻衅滋事、恐吓敲诈、携带管制刀具……一大堆不该犯的全犯,不抓你抓谁?

老实点,每次巡逻都有你!

三天两头牢里蹲,陶老爷子硬是给气得半死,哪怕再宝贝这个儿子,他照样冒烟的打了陶志业一顿。

然后,陶志业肿着屁股,被强逼着退隐了江湖,这把刀就是那时留下的。

“我陶志业什么场面没见过,还敢来偷东西?”

“不当大哥好多年,看来今天我的刀,要再次见血了。”

想起曾经的黑历史,陶志业自我调侃了两句。

扛起长刀,陶志业丢下一句话,走出卧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