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查案(1 / 1)越景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衣首领慌了,这是他第一次惊慌失措,面对武功高深莫测的狼首,别说达成任务,就连保命都难以实现。黑衣人手上的血一直流淌,他必须想办法逃离。情急之下,他决定冒险一试,使出了一式诡谲的剑招。狼首从未见过这种怪异的招式,急忙举剑自卫。而黑衣人趁着这稍纵即逝的时机,迅速跳出狼首出招范围,摆脱他的缠斗。其余众黑衣人见势不妙,纷纷撤退。侍卫队清楚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好鱼肠剑,遂没有趁胜追击。而那些黑衣人,迅速消失于蔽日遮天的茂林之中。

及贡宅府,心焦的及贡等来得却是一个令他沮丧的消息,徊免禀告完整件事的经过就惴惴不安地立于一旁。及贡阴沉着脸,他为自己的轻敌懊悔不已。鱼肠剑是天下名剑,他该想到护送它的人员会是一流的剑客!屠英是他手下绝顶的高手,竟也敌不过护剑的狼首侍卫。及贡不禁想起曾经不屑一顾的江湖传言,伍子胥组建了一支由绝世高手组成的狼牙卫队,专门负责吴王交给的任务。在这个世上,除了吴王,惟有伍子胥能调遣得动。鱼肠剑乃天下名剑,吴王对它的喜爱与珍视,世人皆知。为确保鱼肠剑的万无一失,调动狼牙卫队暗中保护,亦是理所当然。

及贡想到了事情的根源,却想不出破解的办法。狼牙卫队武功精绝,他豢养的死士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一点,从瞬息之间扭转局势及屠英受伤就可以断定。及贡心焦脑躁,他完全不知道在这个世上,会有什么人能克制这支奇绝的精锐卫队?

徊免见及贡大人脸色阴沉得可怕,更是不敢出声,战战兢兢地立着。

鱼肠剑的诱惑太大了,及贡脑子里全是有关它的传言。当年,专诸在身衰力竭之下,还能冲破王僚厚重的铠甲,可见鱼肠剑之锋利。所有关于它的传说,在真正的鱼肠剑跟前,都黯然失色。及贡清楚,他的心魂已经被誉满天下的鱼肠剑勾走了。如果不得到它,他的余生将毫无乐趣可言。怎么办?鱼肠剑的主人是吴国太子,不管到哪里,身边高手紧随,他是没有机会下手的,及贡眉着深锁,苦苦思索对策。

“大......大人?”徊免见及贡闭目久久不语,担心他愁坏,硬着头皮轻唤。

“嗯?”及贡被突然惊醒,“咳咳......”及贡干咳两声,他在谋算要不要走一招险棋?

“大人,是不是让屠英回小桥屋?”徊免小心问道。

“容本官思虑片刻。”及贡缓缓道,他让徊免在正屋等候,自己去了里屋书房。及贡打开那扇暗门,弹出装着鲤鲮剑的暗格,他捧着鲤鲮剑,细细打量。及贡想起十年前得到它时,那种惊喜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描述。鲤鲮剑的精湛剑刻与吹须断发的锋利,真是无可比拟。得到这柄剑的那一刻,及贡觉得一切的辛苦与惊险,在鲤鲮剑之前,一一消却无迹。名不见经传的鲤鲮剑尚且如此令人惊叹,何况传世名剑?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鱼肠剑,看到它时,不知道会多么地震憾!

对鱼肠剑的垂涎与渴望,使得及贡决定冒险一搏!他轻轻放回鲤鲮剑,缓缓步出暗室。及贡沉声徊免:“南府院正收拾着,你可愿为它放手一搏?”徊免做梦都想要一处阔大的宅子,可依他的能力,简直痴心妄想!及贡很聪明,他深深懂得以利诱惑,在“利”面前,人心沦丧,甘心化为一枚被人指使的棋子。

徊免犹豫片刻,他深知此事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命丧黄泉。可一想到摆脱仆从身分,过上轻车裘衣的生活,决定赌一把!

及贡见徊免同意,遂将计划和盘托出。既使徊免做好了预想,他还是被及贡的计策吓得惊出一身冷汗,惊慌失措地说:“大......大人......他......他可是太子......”

“太子又如何?”及贡阴冷地道:“太子亦是血肉之躯,非铜身铁首,刀剑不入!”

“可......万一事情败露,咱们死......死路一条!”徊免结结巴巴地说。

“没有万一!”及贡阴狠地对徊免低斥:“这件事只有成功,不能失败!”

徊免低头不敢回辩。

“本官所有的,哪一次不是冒险得来的?”及贡见他沉默不语,冷冷地道:“你若是不敢,早早言明,或者,到太子面前告状,声言本官图谋不轨,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富贵!”

徊免哪里敢?及贡所谋的桩桩件件,他都有参加,就算有举报之功,亦难敌昔日罄竹难书的罪行!

及贡见他惊惧忧心,宽慰道:“战场瞬息万变,太子也有计谋不周的时候,吃败战在所难免。吴王就算要怪,也只会怪楚军凶残,不会想到咱们。到时候,咱们好好犒劳为太子报仇的将士,也算是帮他复仇了呀!”

徊免犹疑不决,及贡鼓动道:“富贵从来都是险中求取,只要计谋周全,就能保万无一失。”

徊免被他一激,决定死心踏地跟着及贡,得到他心心想念的宅院,“小人这就去告诉屠英,让他做好准备。”

“这几天让他好好养伤,必要时本官会重用他。”及贡道。

“小的明白。”

茶园畔,徊免刚刚离开,他只说让屠英回小桥屋好生休养,并没有将及贡的计策透露给屠英。徊免此番事关重大,弄不好得搭上身家性命,所以,知情的人越少越好。

瘦男子霖见按照老先生的指引,果真找到安民馆,管事的倒是挺和气,只将他的姓名、原藉何地、因为什么原因落难等资料登记造册,就安排他进住下,瞧着他有气无力、走路都迈不开腿,就先给他端来了饭食。等他饱餐后,将注意事项一一告知,包括不准无故漫骂、不准起哄掐架、不准偷懒懈怠等等,总之,都是一些相处的微小事。

霖见被收留在安民馆,进来的第二日,就被安排抬麻。所谓抬麻,就是馆里收留的妇人将麻纺成细线,一锭锭整齐均匀的麻线团装入箩筐,然后抬去给负责织布的织娘,地点就在西院。东院纺纱,西院织布,二者相隔不过百步,所以,这份工,是十分轻松的。霖见悄悄观察,其他人的安排也都没有特别繁重的任务,几个老人拿着把锄头,在后院松土,与官员们的府院不同,后院花园并没有种花,而是栽了各种菜蔬,菜地整理得溜光水滑,没有丁点儿的杂草,蔬菜长势非常好,可见被人精心打理着。

倒是时不时抬着纺好的布匹出馆的灾民,引起了霖见的好奇心,悄悄与他搭伙的一位老哥齐叔打听他们的去向。齐叔是三年前来的,帮人建屋时,不小心一脚踩滑,从屋顶摔下,断了一条腿,一瘸一拐,从此干不了活、种不了地。他听说安民馆救济穷困的百姓,便来了这里,对馆里的人与事比较熟悉。他告诉霖见,这些麻布送到祺元绣庄,再把需要的麻料带回来。数量不定,有时多,有时少,但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

霖见听后不动声色,他粗略估算,这么多年,祺元庄光省下的人工费用累积起来就是一笔庞大的数目。霖见又装作无意间的闲话,向齐叔打探留在馆里的人数。齐叔哈哈大笑,说现在人数最少,才五十多人,最多时达到三、四百人,一间屋子住二、三十人。

“为什么会减少这么多?这里管吃管住,不是挺好的吗?”霖见故意问。

“小兄弟,这儿好是好,但终归不是家啊!”齐叔叹息道,“许多人是遭了荒灾,不得已来这度难关。虽说有吃有住,可抬头都是陌生面孔,还要被管制,哪有家中自在啊?”

“所以,他们一等灾情过去,纷纷归乡了吗?”霖见问。

“不错。”齐叔有些黯然,下意识地摸着那条断腿,喃喃自语:“若不是腿脚不济,怎会长久在此?”

霖见明白齐叔乡土情切,连忙安慰道:“老哥哥若是想家,我陪您一块儿回去看看。”

“唉,除了几间瓦屋,已经没什么值钱东西咯!经年不着家,也不知道荒凉成什么样儿了?”齐叔眼眶红了,他舍不得辛辛苦苦置办下的屋产。

“您家离得远吗?”霖见问。

“远倒是不远,一日就到了,可我拖着残腿,费尽力气看完还得回这里。与其难受,还不如就这么过着。”齐叔叹气道。

“自家的屋,再破也是家,是咱们的念想,不能丢了。”霖见说道:“等时机合适,我陪您回家。”

“好好好,”齐叔心情好了些,“小兄弟,你跟我见过的其他人不一样,特别让人放心。”

“您不嫌我烦就好,在家里,邻居们总嫌我话多。”霖见笑呵呵地说。

“话多好,热闹。”齐叔高兴地说:“难过的事,说一说就过去了,你瞧我,心里好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