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后何从心也在坚定自己把钱给了乞丐,他们这才换了一个话题继续骂他。
“那是骗子!你被骗了!”
在父母眼里,只要是在大街上乞讨的人,都是骗子。
何从心没有手机,也不能证明那个乞丐瘸了腿,更不能证明那个乞丐是不是骗子。
就算拿出照片,父母也会说只是化妆的。
于是在经历了这一件事后,只要是学校里要交钱的活动,何从心都不会跟父母提,老师会发短信到父母手机上,如果父母忘了,何从心在那天也不会去参加任何活动。
第二件事,就是何从心小时候自卑的根源。
那时候他在电视上看到国配的迪迦奥特曼,他就一直想要一个迪迦的玩具,还有变身器,那是他梦寐以求的。
所以在生日前一个月,他就不断给父母暗示,自己一直想要一个那样的玩具。
他也不敢肯定父母是否知道了他的暗示,日子还在继续。
一个周末,父母带着何从心去商业街里逛,他非常喜欢这段时间,因为每次去逛街都能吃到他最爱吃的KFC的甜筒。
然后走着走着就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天桥。
上面很多乞丐,也有很多摆摊的。
爸妈拉着何从心,一边说这些乞丐都是骗钱的,想早点通过天桥,可何从心忽然被一个小摊贩上摆的迪迦玩具给吸引住了。
何从心一直都想要这个玩具,可父母不肯。
小摊贩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说这个玩具现在不买很快就被别人买走了。
何从心跟父母说生日礼物不要了,他今天就要这个玩具。
这在父母眼里其实是孩子一种变相的挑衅,他们一辈子死守的面子被撕开了,于是他们在天桥上人流密集的这个地方,拉着何从心骂了半个小时。
其实在大街上有小孩子哭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可在何从心的视角中,他觉得每个人都在嘲笑他。
最后父母还是掏钱买了那个玩具。
这件事的过程短的可怜,可对何从心造成的伤害却是最大的。
最后一件事,就让他彻底厌恶起了“亲戚”这个词。
亲戚,或者说唯一的关系就是有相同的DNA片段的陌生人们,有一天突然要来何从心家里吃饭。
他们买了啤酒,还有各种生鱼片,大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起说着笑话。
有一个比何从心小的多的孩子,走到了何从心的房间里,他嚷嚷着要那个在天桥上买的玩具,何从心不肯。
因为这是花了他父母的钱买的,就算在那个天桥上他早就不再喜欢这个玩具,可这个玩具是花钱买的,所以他要留着。
他当时的想法也挺单纯的,为什么他想得到这个玩具要被父母拉着骂了半个小时,而你一句我想要这个玩具就给你?
可那个小孩子却无比蛮横,趁何从心不注意把玩具砸在地上,摔碎了。
何从心于是就打了他一下,这一打,就把他给打哭了,他跑出去跟他爸诉苦。
两人的父亲也来到了这个小房间里。
他们开始骂了,是的,骂的还是何从心。
不同的是,小孩子的父亲,因为觉得在儿子被欺负了,觉得丢脸,于是骂何从心。
而何从心的父亲,是因为东道主,觉得这样是在外面这些人面前丢了面子,所以也骂何从心。
都是丢面子,骂的也都是何从心。
内容没什么好说的,一开始火气上来了,就骂他没教养,到后面两个大人也觉得这样骂一个小孩子不好,然后以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作为首尾,显得他们骂人是无比高尚的行为。
他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最后还被父亲压着颈椎鞠躬道歉。
何从心不敢去看那个小屁孩的脸,他的颈椎也一直低到了成年。
这段时间里,他的自卑已经融入了骨髓之中。
父母也经常说他为什么老是低着头走路,每次听到这个问题何从心就会想起这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