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皮影社的十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无论能不能够上台表演。
还是那一点,皮影比很多戏剧都要好的一点,是你在幕布后面,不用害怕台下的观众而出错,你可以专心的表演你要表演的内容。
皮影是很少需要观众反馈的,可无论是京剧还是川剧,或者黄梅戏,都需要观众给到你反应。
特别是川剧变脸,在变脸的时候,台下的人面无表情,不鼓掌,那就完犊子了。
表演的激情也会下去一半,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表演的是差还是精彩,而观众的反馈是很差,台上的人也会崩溃,会胡思乱想。
所以观众很重要,观众也能够决定舞台的好坏。
徐熙杨锦给她安排的是助演,可能杨锦也有私心,是因为自己生日最后的时间,徐熙给自己的那份惊喜,让自己很感动。
他一直觉得徐熙就像姐姐一样照顾着自己,因为自己是独生子,所以自己会渴望有那么一个姐姐照顾。
而徐熙充当了这个角色,所以杨锦认为理所当然。
有的人不是迟钝,只是天生缺了一根弦。
在别人的事情上看得无比的透彻,可一到了自己,就傻得不能再傻了一样。
杨锦开始正式进入皮影制作的过程了,他做的每个皮影都非常的精细,而制作的也由陕西皮影、泰山皮影、唐山皮影,转到了各个地方不同的皮影。
他做这些皮影非常精细,这是纪念品,到时候会送人的。
而白鹿原这套皮影,杨锦打算让阿爷帮忙,所以提前打电话给了阿爷,阿爷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当然,电话阿爷没有接,他就在旁边坐着,是阿妈转的话。
明明阿爷能够听到,杨锦不太懂为什么阿爷不愿意接电话,而选择转接。
阿爷的皮影其实精细没有杨锦做得好,这也是为什么阿爷夸过杨锦,说他天生就是干这一行的料。
可阿爷制作的皮影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具备神情。
听起来挺玄乎的,可实际上是阿爷在制作皮影的时候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所以他才能够成为皮影界的泰山北斗。
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阿爷会海盐腔,能够听得懂海盐腔。
毕竟传承了近十代,杨家这一门的皮影一直没有中途断了,会海盐腔也不稀奇。
前些年大家都认为海盐腔失传了,结果某一天唐山的一位皮影大师听到在靖边有那么一位皮影大师,故此想要老探讨。
然后发现这位大师擅长所有地方的皮影戏和方言,甚至还会传闻中的海盐腔,直接惊为天人。
那位大师本来和文化总局有联系,当得知这个消息,文化总局派人下来也证实了阿爷是皮影界的传奇,也就有了当今皮影界第一人的称呼。
不过阿爷不怎么在乎罢了。
都已经八十多岁了,怎么可能在乎这些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