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惊朝野 投名状(1 / 2)茅不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两三日,长安城里各个阶层的热议,并没有因为赵开书斋闭门歇业迅速冷却,反而越演越热。

勇夺诗魁、刊印之法这等异军突起的劲爆消息刚刚轰传,又有了赵开当街武斗游侠、身受重伤的传闻,上至各大世家,下到黎民百姓,都有些目不暇接。

稍微联想一下他赵氏遗孤、丞相府赘婿的身份,长安城内的各个势力无不暗暗生出许多异样心思。

尤其今日晌午的一封密信,通过崔府悄悄地递进皇宫后,宇文邕就有些坐不住了,当即就召集了几个心腹密臣,共同研读儒家典籍《礼仪》。

这次除了王轨几人,还多了一个御正下大夫郑译。

宇文邕把赵开的第二封信给几人传阅了一番,手指一直轻轻敲击着书案,有些忧虑地道:“你们都说说看法罢!”

宇文神举性子最急,咧嘴笑道:“赵开要把天下图做成军事教学营地,叫做甚么武勋游乐场,让皇长子坐镇?这等荒唐事,岂不叫朝野笑话么?”

王轨摇摇头,意味深长地道:“我却觉得此举新奇大胆,正好可以探探丞相大人的底线。神庆,你再给大家说说,前日给丞相大人送天下图时,他怎么说?”

宇文神庆愕然一阵,蹙眉道:“以内史大人的意思,丞相都督中外军事,向来不准陛下碰任何军中事务,让皇长子去训练禁卫私兵,他只会当做小娃的玩闹?丞相大人见到天下图的神情,颇为古怪,先是说差些埋没了赵开这等贤才,又夸他甚有孝心,只是没胆亲自去拜见他,可惜了呢。”

王轨捋捋须子,点头道:“正是此意。丞相毕竟受过太祖大恩,对大周是忠心的,只是权欲重些罢了。只是他不说如何为陛下打下江山,反而行此离间小计,胸襟未免小了些。”

宇文邕笑了笑,把目光转到了郑译身上。

现年二十有七的郑译,与皇家有些姻亲,小时候便与太祖诸子玩耍,与皇帝很是亲近。本身又有学问,通晓音乐,善于骑射,担任着起草诏令、参与决策的御正大夫职司,自然深受信任。

郑译拱拱手,阴恻恻地笑道:“下官隶属大豖宰府,常跟在丞相身边,了解他的性情,应当对皇长子训练几个私卫懒得过问。但要说他真的怜惜赵开,我是不信的,否则怎会不阻拦儿子雇凶杀人哩?这不过是他对陛下重视赵开有些不满吧!”

宇文邕不置可否,问道:“查实了么,鱼倶罗是哪边的人?”

杨瓒恭声道:“禀陛下,小臣通过阿父在禁卫军中的内线探查到,此次出资万贯在黑市要买赵开人头的,正是宇文乾嘉,只是替他跑腿的家奴已经失踪了,应当是灭了口。鱼倶罗几人都是汉家士兵的遗孤,身家清白,他曾向投靠齐王帐下,却因目生重瞳被拒了,听说武力与贺若弼小将军不相上下。”

宇文神庆摩拳擦掌:“那就很不错了,我都有些手痒痒与他斗一斗哩。可惜了,被赵开那小子先下手了!”

宇文孝伯笑道:“赵开不是在信上说了嘛,让他投入皇长子门下,还不是一样?只是,目生重瞳,相术上说是帝王之姿,齐王不用,应当就是避讳吧。谦之却说这只是眼疾,还请陛下三思。”

宇文邕摆摆手,哂道:“举贤任能,朕岂是容不了人的?我这乾嘉侄儿,真够胡闹哩……”

郑译接口道:“陛下雅量,臣等之福也。只是这赵开,态度暧昧不明,又与崔府关系密切,臣担心他是根墙头草。不然的话,正平公重金收买的游侠儿,就这么轻易地被他给收了?会不会是给陛下做戏哩?”

宇文孝伯脸色有些发白,微怒道:“正义兄,你怎能这么猜测谦之呢?他每一步行动,都事先写信禀报了陛下,又一心为大周谋福,不求高官厚禄,只为替先君报仇。这样的人才,不可因为猜忌叫他寒了心!”

郑译讪讪地笑了笑,宇文孝伯是出了名的方正耿直,他可不敢往下争论,小心被吐了一脸地唾沫。

宇文邕抬手压了压,笑道:“两位爱卿都是为朕考虑,只是议论嘛,不要伤了和气。王内史,依你之见呢?”

王轨施个礼,沉声道:“陛下,让下官跑一趟龙首山,替陛下去探望一下。他无异心最好,要真是没病装病,那就叫他纳个血书,向陛下表表忠心,把他逼到我们这边来!”

宇文孝伯、杨瓒等人齐齐一震,吃惊地看着他,隐隐闻到一股山雨欲来的血腥味。

郑译拍手笑道:“内史大人说的是,赵开想躲起来做他的逍遥隐士,让陛下替他报仇,怕是没那么便宜哩!他若是敢去杀了正平公,才算是真地与丞相府划清了界线。”

宇文邕沉默了许久,摇头道:“让内史专门跑一趟,不太合适。吾儿阿赟的伴读,是不是叫皇甫绩,还是赵开的外侄吧?叫他代表皇儿去探视老师,合情合理。内史你亲自找他,就说此事太过重大,朕要看到赵开的心意!”

王轨叹道:“陛下一石三鸟,真乃神人也。此事若成,韦氏一族,就无法再度中立观望了!”

宇文邕转向杨瓒,笑道:“随国公旧伤发作,已经向丞相和朕上了几次奏章致仕,你阿父劳苦功高,朕允了他回京修养。这才把你大兄也调回长安,正好尽尽孝心。三郎,你可知朕的一片苦心?”

杨瓒拜倒,恭谨地道:“陛下放心,普六茹氏一族只知忠君,绝无二心!”

宇文邕赶紧伸手扶起,道:“三郎这是作甚?你是朕的妹夫,莫要作此外人的虚礼!众卿,此事就这么议定。露门学的人选将定,再议一下有哪些可用之人?”

几人躬身应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