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众心齐 班底成(1 / 2)茅不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鸡鸣声中,赵开在竹叶婆娑声醒来,树木草香灌满口鼻。

这是他这半个月来睡得最为踏实的几夜了。

走出房门,天边一丝红霞如染胭脂般沁润,清风习习,林中一些雾气正逐渐飘散。

一股露水的清冷湿气扑鼻而来,赵开精神大振。

赵剑领着鱼倶罗在院内练刀,却不再刀光如练,仿着太极圆转之意,以暗劲来回拖黏,看似轻若无物,偏偏额头已见汗滴。

见到赵开出来,两人微微一笑,点头示意,手中的长刀拖滚翻转不停。

赵开笑道:“剑伯怎地不去外面谷场?院内几多逼仄,怕是伸展不开吧?”

赵剑手中的刀收回来,道:“早被嫣然占了,女先生威风的很哩。”

班底初成,心气高涨,只两日的功夫,田庄便焕然一新。新规划做好后,土地也买回来了,还把莫大从城里叫了出来,准备尽快完成搬迁。

剑伯跑了一趟市榷司,便拿回了千亩荒田的地契,花费极少。大周连年征战,许多无主之田都收归地官府,按汉人人头无偿分配,何况是拿钱去买?只是不允许荒废,或者赋税缴足了,也没人管你。

队伍都是现成的,鱼倶罗的那帮兄弟,过两日也会过来。赵开琢磨了半天,便叫谢嫣然开了早课,教田庄上的孤幼识字,今日是她第一次开讲。

打谷场上坐着近四十个娃娃,歪歪扭扭。大的十六七岁,小的才七八岁,前排大都是女娃,后排才是好动的少年。

许多娃娃坐着一个大树根截成的木墩,有些坐着小板凳,手上空无一物。

谢嫣然一袭水绿色布裙,亭亭玉立于众娃娃中间,脆声念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一字一顿,摇头晃脑。

众娃娃一脸懵懂,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声音不齐,有些娃娃嘻嘻哈哈。

打谷场边上,围着一些叔伯妇人,看家中小娃念着书文,喜笑颜开。

见到赵开出来,大汉与妇人拱拱手,开始散去。

有的牵着牛,有的赶着几头羊,有的牵着马,往山林北坡而去。龙首渠北边树木稀少,野草却正旺盛。

正是放牧的最好时节。

妇人们自归厨房熬粥,炊烟直上,与竹林中的水雾纠缠。

谢嫣然朝赵开微微一笑,正容道:“今日就教十六个字。这千字文是我夫子所授,一字一意,这就包含了天地运行,日月盈亏的各种道理,听我给你们一一讲来。”

娃娃们露出倾听的神色,正襟危坐。

赵开暗暗赞叹一声,看来让谢嫣然给这些孤幼做这启蒙先生,还真是找对人了。

这千字文,由南梁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编撰,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出一千不重复的汉字,汇编而成。全文四字成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全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正是最佳的启蒙读物。

这千字文编撰出来不过二十年,尚未在北方普及,谢嫣然以此教学,最是合适不过。

赵开轻轻地从娃娃们背后走过,返回院中,凝神打了两遍太极拳,便收了手。

对他来讲,调整身心比一刀一枪地狠练更为重要,强练观测过他和鱼倶罗的区别,说赵开不缺技巧,只是没有武者之心。

院内北屋正堂。

强练领着莫大,正在图纸上说些什么,时而争议两句。

赵开作了个揖,笑道:“先生,如何起得这么早哩?”

强练瞥他一眼,哂道:“恐怕整个田庄,就谦之起的最晚,却不是我等起早了。”

赵开尴尬地挠挠头,道:“也不知怎地,我在长安城中总是惊醒,往往起来后不见光亮。如今倒好,就算蚊虫多些,依然睡的死沉,惭愧!”

莫大嘿嘿直乐,笑道:“少主是少年郎,贪睡才是正常哩。”

强练伸过来手来,搭着赵开的脉搏听了听,再示意赵开伸出舌头看看,沉声道:“谦之终是脑袋受过伤,身子虚弱些,须补一补才好。”

赵开这段时间与强练真心相交,知道他不会相害自己,便笑了笑,道:“都听先生的,要购置些什么药材,便跟剑伯说,他今日要进长安城去,帮我送封信。田庄上的这些打算,尤其天下图基地,还是应该向陛下禀告清楚。”

强练沉吟道:“山林之中便可就地取材,何须购置?只是须一味百年人参做主药,急切间寻不得,还是去药铺直接拿吧。”

赵开嗯了一声,问道:“你们方才在争论什么哩?”

莫仲微一拱手,道:“属下的意思,是先盖几个院子,先住下后再慢慢做其他。强先生不同意,争执了几句。”

赵开意外地看了看强练,忍住没说话。

强练却已猜到,笑道:“谦之不用惊讶,匠造常因某些意见不同,大起争执的,谁有理便听谁的,老夫可不是一言堂哩。”

赵开问道:“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么?”

莫大出来做和事佬,道:“倒也不是,先生考虑的,是先让皇宫那边看到成效,属下是想井然有序。还有就是需要诸多的青石板和泥砖,这个采集有些困难。先生想自己烧制,属下担心费时太久。”

赵开沉思一会儿,笑道:“这个嘛,或许小子能给些意见,望先生采纳。”

强练道:“谦之竟然有法子,快快说来。”

赵开指指东面,道:“东去骊山,有多远?”

莫仲一拍手掌,叫道:“二十里不到。公子莫非是叫我等去骊山采集青石么?那可是上林苑属地,皇家私禁哩。”

赵开摇摇头,笑道:“那倒不是,只是提醒先生莫要忘了,当年阿房宫是如何就地取材的?”

作为考古学生,赵开对甘陕一带的地质颇有研究,早就知道关中多沉积岩。由于沉积时代不同,多呈片状,当地村民造房时,多有自行开采的,大都呈青灰色,正是石材的最佳材料。且不用费事打造,凿出之后,按需切割方块即可。

阿房宫、骊山汤泉宫都是这么建造起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