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潜龙传说(2 / 2)林浅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次书生独自一个人上山,是为了准备三个月后,青城的乡试,考取一个秀才,将来可以光耀门楣,便是极好的事,也不枉费了十年寒窗的功绩。

听叔叔说过,书生的父亲,便是一个声名远播,学识渊博的秀才,且是镇里唯一的一个秀才,只不过父亲是府中的独子,数代经营,迫于偌大额家业无人继承,便随着祖父弃文从商。

说父亲弃文从商,书生倒是理解,可是不能明白之事,十余年前,又为何又撇下幼小的,双双去修道了。

修道真的好吗?

莫说是令二人抛下偌大的家业空置,连自己的孩子都不顾。

书生到现在也不明白,修道,有什么好。

但书生始终感觉,这件事情必有蹊跷,其中定然是隐情的。

可是的是,他那时年龄尚小,又大病了一年,许多事情,他都已经记得不是那么清楚,每次问叔叔,爹娘为何撇下自己,独自修行,他总是叹气不作回答,说什么等书生长大了,便要他自己去寻找其中的答案。

令书生自己去寻找,岂不是叫他也跟着去名山海外修道么?

道,实在是一个虚无缥缈东西。

尽管,十余年来,房间里那本圈圈点点,注释详细的《道德经》,书生倒是能倒背如流。

可便是光读一本《道德经》,就能修道成仙。

若是如此,岂不是满天下,尽是飞来飞去的仙人,世上哪里还会有那么如的凡夫俗子。

这也难怪书生会这样想,谁会不知《道德经》乃是道家学派本源,学法根基,可是,《道德经》博大精深,易学难精,所以,并非学了这《道德经》,便能成仙了道的,还要看人的悟性与机缘,二者缺一不可的。

书生小小时候,曾经多问了叔叔几次。

长大了些,过了十余年,他倒是放慢的脚步,也不再去询问叔叔其中的缘果,因为慢慢地,他从《道德经》中,虽然成就不了神仙,却明白了许多道理。

比如,做一个满腹经纶,知书达理的秀才,也许将来,能成就一桩美梦。

三个月的备考,书生选择了到潜龙山来,离山顶下方,有一座古时留下的神女庙,庙虽有些破旧,但却是一个千峰汇集,地灵之处。

潜龙山其实原本叫落霞山,是后来才改了名称。

传说,在千年之前,落霞山附近一带,妖物作祟,为祸乡里。

乡里的鸡鸭牛羊,常有无端失踪,大家便向落霞山顶上,神女庙里的神女许愿,希望神女能显灵,把妖物除去。

有一日,突然,在落霞山上,晴天霹雳想起了阵阵旱雷,上山打柴的樵夫,亲眼见到神女庙的神女显灵。

神女碧霞环绕,驾着祥云,手里提着一盏神灯,把一只成了形的,雪色花蟒蛇收服了。

据当地的祖辈们相传,此山名为落霞山,名字有些诗意,唯独群峰环绕的雄伟气势。

古时候,祖辈们曾经认为,蟒蛇便是没有净化成神的龙,属于妖邪一类,所以神女才会显灵,下凡把它收服。

后来,祖辈们感恩神女,便将落霞山改名潜龙山,以感激神女为乡里收服雪蟒。

虽然,这个神女伏魔的传说,已延续了千年之后,后世无人见过神女的模样,但在潜龙山附近生活的一带隐居的百姓,一直都相信,神女庙,是真的有神女存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