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9章 我和小明将来的生活(2 / 2)粗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或许这就是造成他们兄弟二人即使相处了十几年也没能变成一样饶根本原因。

叶悬渊是当真无情,是当真觉得事不关己?

亦霜喜欢把自己的情绪埋在心里,那叶悬渊又何尝不是呢?

他习惯了孤独,可能不少下属都认为自家将军是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人。

自从认识了唐砂以来,一切都好像不一样了。孤独寒冷的生命力终于迎来了阳光。

明那次坐在大街上大哭的样子,真的让叶悬渊心疼了。

现在想起来都不清楚那时候是发生了什么。大概也没人能想象出能让唐砂这般大哭的理由。

想必是令人肝肠寸断之事。

明不同与这个世上的阴谋诡计,她很澄澈。

世上单纯的女子有很多,可再也没有哪一个人能像明那样,不屈服与世间的条条框框,不甘与相夫教子的束缚,不在意世俗的眼光。

他能看得出来明并非是故意假装,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这是他所一直向往的,明就是那个他向往的人。因此,就这么无法自拔的爱上了。

如果可以,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来保证明的安康。

明不仅仅是一个活着的人,也是他的心呀。

自己对明的这种感觉大概就是亦霜对亦风的感觉。

即使再喜欢,再舍不得,也会选择让那个人一世安宁。

他利用了亦霜,算是利用吧。因为能让亦风回去的,可能就只有亦陆严这个当父亲的了。

然后只要亦霜够狠心,亲自劝。以亦风那个性子,铁定是要回去的。

这是……最好的选择。

叶悬渊想起唐砂已经回吝城,多想去见一面呀,多想。

可是,自己不能。

……

叶悬渊从来没这么渴望过一场战争快些结束,这样他就可以和他的明相守相依。可以一起看看书,下下棋。

可以一起练武,可以一起去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明这么聪明,什么都知道,她一定去过很多地方。

然后,或许还可以拥有一个孩子。

明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束手无策,求助的望着自己。

或者直接指着孩子道:“再哭,再哭要挨打我跟你。”

又或者故事哄孩子睡觉,比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和尚,老和尚对和尚,从前有座山……”直到孩子睡着。

若是男子,长大一些之后就让他自己过,男儿就当顶立地。

还要时不时的骂骂他,教他功夫,和他自己的故事。

当然,自己也会适当夸奖一下他,免得让他像自己当年那样。

若是女儿,就好好养着,护着。可明应该不会答应。

明自己本来就不是什么柔弱女子,那么教自己的女儿也是会把她教成不一样的女子吧。

想着明嘴里那些歪道理,这些都是将来孩子们需要认真学习的。

每次逢年过节之时,明会亲自下厨做一大桌子美食。自己也会帮她打下手。

一个孩子显得太孤独了,要两个,这样以后有什么心事才能互相述。就算自己和明最后离开了,他们在世上也会有牵挂。

孩子再长大一点,就要开始为孩子的婚事考虑。自己肯定是不回去理会什么家族门第什么的。

明就更不会了,但明一定只会让儿子娶一个丈夫。而只会让女儿的丈夫娶她一个人。这点不容置疑。

不过,这世上真的有能配得上自己女儿的男子吗?

最后孩子们都成亲了,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

自己和明也开始渐渐老去。老去的明会是什么样的呢?

想来也是大大咧咧,为老不尊。那那个时候的自己又是什么样的呢?大概也和明学着差不多了。

不知道以后是自己先离开还是明先离开,但是他希望是明先离开。活在世上的人才是最孤独的人,才是最伤心的人。

然后他会好好活着,能活多久活多久,日日夜夜的思恋明。

让她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一个最爱她的人。

最后自己有一也会离开,那时候他在就在明墓旁准备好了自己的坟墓。

躺进去,就又可以可明在一起了。

那个时候死亡不再可怕。

……

叶悬渊想着想着,就笑出了声,真好,一定会有的,一定会。

叶悬渊最后又写了一封信给唐砂,上面写着自己现在的心情,写了让亦风离开自己对亦霜的愧疚,写了自己对未来的设想。

唐砂受到这封信的时候,鼻子一下子就酸了。

原来叶悬渊并不是没想过他们的未来,信上写的,唐砂看着眼泪花都要出来了。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以后这里会孕育一个属于叶悬渊的生命吗?

原来的唐砂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生孩子,可是当看到墨传香那种幸福的模样,当看到叶悬渊对未来期盼的模样。

唐砂觉得,生孩子其实没那么可怕了,甚至隐隐的期待着这一。

起亦霜,唐砂从当初在皇城,亦风定亲,亦霜买醉就可以看出亦霜对亦风感情的不同寻常。

世上不是每一份感情,都能得到结果。

夜半、欧阳富贵、洛清尘、蒙武、月娇、楚意、卿政、侯希声,还有李贺。

李贺和余文文,终究不可能走到一起。即使李贺对余文文依然心存着幻想。

但余文文的性格就注定了李贺的感情得不到任何回报。

亦霜……也是一样,亦风可能从来都只是把亦霜当做自己的哥哥。

世间千千万万的人,都在经受着人间八苦,都在经受着求不得。

问他们痛苦吗?他们会回答痛苦,可或许这种痛苦就是他们存活过的意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