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账目(1 / 2)骑鹤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客厅内原本正自欢声笑语,此时却突然间安静下来。王安拿着羊皮书册,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页,其中账目明晰、单据清楚,一应货物进出、数量、价格、利润,甚至是库存、损耗全都写的明明白白。

而在单日、十日、月末总结时,也都按照条例,工工整整的签上了书吏、主事、掌柜的名字。最后则是王虎的亲笔签名,后面还写着一段小字:“入秋以来,三月账目已备述明细。春夏两季因时隔久远,仍在整理,不久亦当送至。”

王安脸上难掩喜色,将书册捧给楚南雄,欢快的道:“公子,你看。”

楚南雄大致扫了一眼,便点了点头道:“可以,并无差错,众人也算卖力。”

王安松了口气,笑了笑,又指着书册中其他几处,与楚南雄讨论起来。

此时虽在筵席,可众人的目光早就已经被那账簿吸引了过去。商女因坐在楚南雄身后,离得最近,便坐直了身子,悄悄去看。

王安与她本就是闺中姐妹,所以也不避嫌藏私,拿起书册放在商女面前,笑道:“姐姐,怎样?你时常说我家的铺子不仅捞不到钱还得赔钱,倒不如不开,眼下如何?你们巴蜀那么多店面,可能在几日之内赚得了三十七万九千钱?”

古时物价钱价之别,与今日相比,相差极大。大秦商业虽然兴盛,却也要因地因民而异。如巴蜀一带,因粮米富足、又产丝织,所以其地稻谷、布帛之类,则是物价低而钱价高。往往一斗米谷,只能卖得了两三枚铜钱。而在咸阳,则能卖到三至四枚。至于丝绢布棉等物,少则三五枚、多则十来枚,哪怕是顶好的丝绸,也不过几十枚铜子就能买上足足一匹。

反而像陶器、铁器等物,因巴蜀不产,所以价格颇高,与咸阳内史之地截然相反。

先秦时期,小门小户的人家存不了多少钱,而且如需购买日常用品,往往以物易物,拿家里多出来的东西去换就是了,未必就要用得了金铜。

如此一来,就更加导致大秦物价极低而钱价极高的状况。王安口中所说三十七万九千钱,虽然在数量上听起来不算太大,可实际上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她看着商女,不时还挑了挑眉,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商氏一族世代经商,对于天底下的物价自然十分清楚。商女本是家中长女,下有两名幼弟,都未及冠,而家里产业颇丰,父亲又只一个兄弟,因此她时常帮着看顾生意。

刚才听王安与老长史开口闭口就是三十多万,商女实在难以相信。拿过来看了一眼,见左下角写的数目与王安所说确实一样,心里就更加生疑,为证真伪,就将那册账簿从前到后仔仔细细的翻阅起来。

会客厅中只听得哗啦哗啦一阵书卷声响,众人的目光也随着羊皮纸上下翻动。商女看了几眼,原本只是盯着货物数目,查证老长史是否作假,以此来给东家壮壮门面。可在几页之后,她就赫然发现这书册有些古怪,似乎与自己家的账簿比起来,过于简洁明了了一些。

商女忍不住抬起头,看向祖父商公,口里唤道:“爷爷,这账目……”

商公虽有爵位在身,且是公爵,级别不低,但他毕竟只是虚爵,算不得准。而王翦可是实实在在的君侯,就算大秦的诸多爵爷都肯给他商公几分颜面,他又怎么敢在王翦面前托大。

眼见商女捧着书册走了过来,商公便抬起头,向王翦看了过去。

王翦呵呵笑道:“既是账目,就请老哥哥帮我参详一二,或有不足之处,也大可指教一番。”

商公松气一笑,说声不敢,也就接过孙女递来的书册,放在案几上查看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