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不久,天气开始慢慢变暖。
也预示着高三学子们的冲刺时刻来临。
为了给高三的同学们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全都动起来了。
今年学校没有招收补习班,学生宿舍有多余闲置。
于是校领导主动找到理科尖子班和文科班的班主任,把闲置宿舍分别划配给了两个班级。
同时校领导亲自把关,会同班主任商定入住新宿舍同学名单。
原则上,新宿舍入住人员不超过十人。
至于是哪十人入住,则需要学校领导和班级老师开会综合评判——最有希望升学的前十名同学方能入住。
当然这个前十的排序,男女同学得分开。
袁初冬自然入住了新宿舍。
新宿舍与老宿舍空间大小一样,只住十名同学一下就安静了许多,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与此同时,早读课和晚自习进一步加强——所有任课老师,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到场,以方便随时给同学们提供学习辅导。
高三年级的周末放假也完全取消。
同学们不能回家,家长们开始主动给孩子们送粮送钱。
袁初冬高三下学期的口粮,就全靠父亲袁林海从家里送到学校。
另外,小姑袁小蓉坚持每星期给他送一次饭菜,以改善营养……
文山题海更是必不可少。
一次次练习,一场场考试。
同学们对各类竞赛试卷早已司空见惯,对黄冈密卷也早已麻木不堪,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到最后,坚持就是胜利。
时间在同学们的拼搏进取中飞逝而过……
大概在高考来临前两个月左右,高考体检开始。
正常体检相对简单,同学们基本上没什么大碍。
但今年情况特殊,男女同学可以分别报名参加飞行员和空姐选拔。
特别是飞行员选拔,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
袁初冬其实很想报名,但单是身高一项就将他拒之门外——报考飞行员有身高限制,他明显超高了。
最后,高三年级只有理科尖子班的王海军和龚帅,顺利通过了飞行员体检,如果他们的高考成绩能够达到飞行员录取标准,就能梦想成真翱翔蓝天了。
相较于男同学,四名参加空姐测试的女同学初试过关,但在去了一趟秦皇岛后,过关的就只剩下了张兰一人……
离高考不到一个月,同学们开始填报高考志愿。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为此班主任刘相杰召开班会,就志愿填报事宜给同学们详尽分析、仔细讲解。
但许多同学对填报志愿一事仍然感到头疼。
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在于填报志愿是在高考之前进行,同学们对自己的高考结果难以提前做出预判。
原因之二是同学们对于所要报考的学校、所要选择的专业,没有渠道进行直观的了解,只能凭感觉行事。
在这方面,绝大多数同学的父母是帮不上忙的,于他们而言,管它什么大学,考上了就算自家孩子有本事。
迫不得已,同学们只能拿着类似报纸一样的报考清单,埋着头一所一所地找学校。
偶尔发现哪所学校“还行”,就举手征询班主任刘相杰的意见,一天下来找得眼花缭乱,到头来反而举棋不定……
袁初冬填报高考志愿也是全凭感觉。
他已经提前征求过父亲袁林海、小姑袁小蓉和姑父杨宁康的意见。
父亲和小姑的说法基本一致,就是让他自己看着填。
姑父杨宁康只提了一句,建议他尽量选择技术类专业——凭技术吃饭么,走到哪里都不愁。
而班主任刘相杰给袁初冬的意见,除了强调稳妥之外,则是让他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酌情填报……
好吧,既然没有多大约束,那就自由发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