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元劭目送他们上楼,心里总觉着有些忐忑不安。
思量了一回,他忽又高声道:“先生之言确有道理。今日我便哪里都不去,只躲在房中避一避祸。迟一些走也无妨,总好过无端送命。”
一席话,说得堂上不少人动摇了心思。又兼马骁几个随声附和,这客栈里往南去的行旅,多数都留了下来。
卓元劭心说:此事虽无稽了些,若能救人,也算不得什么。而今既然出手,索性把事情闹大。反正救一个是救,救一百个也是救。
思及此,他忙写下一首歪诗,吩咐马骁领着崔半仙往渡口散布消息。
此时营门将要开启,等候过河之人,将桥头挤得水泄不通。若此事果然成真,后果真真叫人不敢想。
但愿崔半仙嘴上功夫了得,能说动众人。至于能救下多少,端看各人的造化了。
卓元劭在客栈里急得团团转。有心要往渡口探听消息,想到李铭简信中反复叮嘱,不要暴露身份,便又按捺下来。
等了约半个时辰,忽地听闻街上有人大喊:“了不得了!河桥沉了!……”
客栈里的人慌忙跑出去一瞧究竟,便见渡口方向有十数人仓惶奔走,口中大喊大叫,仿佛见了鬼一般。
卓元劭刚要拦住人相问,马骁已拖着崔半仙远远跑来。
崔半仙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刚到客栈门口,人就像条破口袋一样瘫在了地上。
马骁声音低沉地说道:“南桥沉了。有营兵注意到我们……我们没能劝下所有人。”
卓元劭面色一黯,李铭简信中所言应验了。
“死了有多少?”
“还不清楚。当时恐怕有七八十人过了营门。我们在营门口等了一会儿,见众人都过了中城,以为无虞。谁知,很快就有人奔逃回来,道是南桥沉了。”
原来,此渡口北为河阳城,南为河阴城,中间河心岛为河中城。朝廷相其南北,造舟为梁,督建河桥。
河桥比船于水,加板于上,两岸石仓铁牛以为固,实为浮桥。
北段河阳城营门至河中城,间距五百尺,用舟二十,称北桥。南段河中城至河阴城营门,则有两千五百尺,用舟百余,号南桥。
南桥水域宽广,水流迅疾。便是擅长凫水之人落入,也难以脱险。更何况这往来的,多数都是寻常行商客旅。
卓元劭心情沉重。这样荒诞的事,怎么就成真了呢?
客栈里的人都后怕不已,忙向卓元劭和崔半仙两人跪下连连磕头,口呼“恩公”。
卓元劭却是痴了一般呆呆立着。
说来也难怪,他从小金尊玉贵地养着。丁点委屈都不曾受过,哪里经过这样骇人的事体。是以竟一时惊住了,连别人跪他拜他都不知晓。
崔半仙见他脸色不好,知道他这是吓着了。忙凑到他耳边唤道:“小爷,大伙儿都在拜你呢。”
卓元劭茫然地转过头,朝地上的人看了一眼,怔怔地说道:“你们活下来的,知道谢谁。那么多人死了,却不知道该怪谁。可我知道。”
河桥沉了,该过河的还是要过河。
周妈妈一行在河阳城歇了一日。次日一早便雇得两条渡船过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