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动容道:“赵将军深明大义,此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二姐侠肝义胆、不畏生死,赵某佩服至极。接下来如何筹划,赵某愿听调遣。”赵洵沉声道。
“行军打仗,我实在是外校带头一事,还请赵将军勿要推辞。”木樨言辞恳恳道。
赵洵略一愣怔后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接下来,赵洵首先出了一个木樨她们并不知情的一件大事,那就是陆离此时并不在洛阳,而是领兵前去攻打南方的大楚,所以,他认为即刻起义正是大好时机。
然一名将领却忧心忡忡道:“我们的兵士中虽有很多是些被掳掠或欺骗而来的人,但还有一些是原来的老兵,其中不乏北瑶陆离的人,所以,我怕这些人从中作梗或是去通风报信。”
“那干脆把这些人给控制起来,仔细甄别,凡是属于北瑶陆离的人统统给我杀掉,一个不留。”赵洵面色冷峻,眼里射出凌厉光芒。
“赵将军,我不赞同你这么做,”木樨当即反对道,“你把这些人控制起来进行甄别,我没有异议,但大开杀戒却实为不妥。”
“那姑娘的意思是?”赵洵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木樨,沉声问道。
“待攻下梁州城后,我们就放了他们,让他们解甲归田。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罪在北瑶陆离,我们无需株连太广。”木樨振振有词道。
赵洵虽被陆离蒙在鼓里,但毕竟他无意中还是参与了一些助纣为虐之事,那五名将领亦是如此,要追究其责任来,他也或多或少脱不了干系。所以当木樨提出无需株连太广时,便不好再什么,只好采纳了木樨的意见。
这时,木樨又提出来,建议将起义时间定在今夜子时,到时与定军山上的兄弟来个里应外合以一举攻占梁州城。
众人听得群情激昂、热血澎湃,当下便按照约定事项和任务分工各自准备去了,房间内留下张义、木樨、成琥、赵洵四人。
这时,张义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木樨作为一个女子实不该参与即将发生的激烈战斗,于是,便以她与成琥须出城向定军山上的弟兄们细这边的情况为由要求木樨急速离去。
谁知却遭到木樨的断然拒绝:“大事未成,我岂能独自偷安?张大哥是看不起我们女子吗?”
张义尴尬地笑道:“我知道二姐侠肝义胆,巾帼不让须眉,只是云端少爷他们那边……”
木樨打断道:“云端少爷他们那边无须我前去告知,他们只要看见空中飞上了三支响箭便会明白一切,这是我与他们约定的信号,所以,张大哥就不要再找理由让我离开了。”
顿了顿,木樨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似的,立时忧心忡忡道:“倒是孟秋姐姐母女俩在家里,我还不放心。战斗一起,她们怎么逃跑?不如,我们先回去把孟秋姐姐母女俩接过来,跟我们在一起,始终还是要安全一些。”
张义思忖片刻后便答应了,毕竟他比木樨还要担心妻女的安危,只是他当时担心前来服赵洵起义时怕有生命危险,所以才与妻子约定,若是今夜子时还见不到他回家,便由妻子带着女儿外逃,现在听得木樨如此一,也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后有他的保护妻女应当会安全一些,何况战斗一起,满城将是腥风血雨,还能将妻女安置在何处呢?
然张义对这边的情况还是有些不放心,怕发生什么变故,遂下意识地看向赵洵。
“怎么?张义,如今我们已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你还怕我反悔不成?”赵洵面露不悦之色,沉声质问道。
张义尴尬一笑。
却在此时,有士兵来报,李琛带着数百名士兵前来捉拿张义。
话音刚落,张义顿时脸色大变,面如死灰。
木樨也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心中隐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