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朝堂又一番争吵,卢植等人心中悲凉,怒气勃发,朝堂之上直斥其他朝臣为朝廷蛀虫。
卢植等人本就耿直,也不惧奸逆发难,依然当庭直谏。
天下灵帝上位以来,屡屡受挫,此时见了也颇为解气。
有意偏袒之下,最后一番推诿决定,才决定开放几处粮仓,以救济灾民。
而此时已有许多蒙难百姓流入幽州,各地压力大为减轻。
如今朝廷放粮,按理应能有效的救援百姓。
卢植等人却依然忧心,他们深知大汉官员弊病。
圣旨虽定,要下到地方,至少需要数日,粮食能否分到百姓手中尚未可知。
正如众人所想,朝廷旨意下发之后,各地官吏行动迟缓。
即便是行动了也是敷衍行事,要么不开仓,要么开了之后,稀汤寡水。
至于粮草最后去了何处,只能问当地官员。
天公不作美,百官不作为,以致百姓雪上加霜,时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相比之下,幽州百姓就如生活于世外桃源。
幽州接收百姓,在田丰等人主持之下,办的如火如荼。
董卓将所有人都调动起来,文武干将均前往地方辅助安置流民。
早先拿下幽州之际,董卓就利用异族之名,将整个幽州不配合的世家豪族连根拔除。
如此不但祛除了一切不安稳因素,有助于顺利掌控幽州,同时得到大量财富和土地。
剩下的漏网之鱼,对董卓的手段,恐惧不已。
对董卓之令,更是完全言听计从。此时幽州大收天下流民,幸存的豪强士绅也都积极配合。
黄忠等人,都专注于行军打仗,治政或力有不逮。
因此董卓分别派了陈宫简雍等人前去辅助治理地方。
董卓在幽州渔阳,广阳,右北平等地,划出一片硕大的地域。
后带领马钧刘烨,以及新投的几百位工匠,打造了一副庞大的城池草图。
同时将大批的流亡百姓安置在附近,准备建一所理想中的超大城池。
董卓取名为燕城,让百姓们以工代赈建设城市,作为以后幽州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