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正式执掌幽州之时,天下各处旱灾严重,作物绝收,蝗灾四起。
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朝廷又行动迟缓,导致大批百姓四处逃荒,饿殍满地。
董卓不由心生怜悯之心,令贾诩广传天下:
幽州广纳天下受灾百姓,分田免税,分发种子工具,同时施粥救济,以度难关。
此传言一开,天下百姓犹如抓住救命稻草,纷纷拖家带口,只要有一口气在,均往幽州而来。
幽州为大汉十三州的边塞之地,地广人稀,整个州域不过200多万人。
如此大的地域,自然需要许多人去填充。
此时对其他地域来说也许是天灾人祸,但对幽州来说却是天赐良机。
而其他各州见朝廷没有下令开仓放粮,也没有救援之策,只能等圣旨下发。
各地百姓,不是饿死就是暴动。
而此时一些头戴黄巾之人,更是大肆宣扬教义,蛊惑百姓入教。
百姓如今朝不保夕,但凡一点希望,无不当救命稻草。
于是短短数日之内,便有不计其数的百姓加入。
黄巾虽然收获了许多信徒,但是也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故此还是有大部分百姓前往幽州。
甚至有许多已经入教的百姓掺杂其中,这也是黄巾几位首领授意。
幽州如此多的百姓骤然涌入进,未来运作必然是一个人口大州。
不少黄巾头领均有图谋之意,若是信徒潜伏其中,将来起事也许能获得更大的助力。
但同时又顾忌董卓威名,所以大多只是基层信徒进入,高级管理人员,却很少进入幽州,唯恐被盯上。
董卓见涌入幽州之人日胜一日,天下百姓,不远千里,纷至沓来。
也派出几位留守渔阳文武干将,率军一路携带粮草支援,尽量减少路途,百姓损失。
百姓本就食不果腹,又千里迢迢前往幽州,必然有很多百姓死于路途,对此董卓也无法。
即便是不到幽州,也没有其他活命之法。
此时卢植皇甫等人已回归朝廷,朝廷清流又恢复一些声势,见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嗷嗷待哺。
诸人联名上疏灵帝,下旨开仓放粮救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