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巢王,钜子令。”
“不必多礼,到边上坐吧!”
“诺!”
项燕三十多岁,他的儿子项渠也才十几岁的小孩儿,生的虎头虎脑很是招人喜欢。
“这孩子不错。”范简由衷的赞道。
是真的,项渠比起项伯、项襄,却是憨厚实在太多。至于项梁,范简没有见过,但感觉应该和项渠差不多。
这样看来,项伯很有可能不是项燕的儿子,或者和项渠、项梁不是同母兄弟。
“巢王过奖了。”
“都是一家人,自然看着顺眼。”项渠突然说道。
范简很是诧异:“嗯?你如何知道咱们是一家人的?”
范简姓范,他失忆了,不知道自家是哪个范。
若是范武子士会的后裔,范简和刘邦在300年前就是一家人了,同为范武子的后代,皆为祁姓。
若是楚国大夫范山之后,那500年前便和项燕是一家人了,都是芈姓。
“巢王恕罪,小儿无知,冒犯处请多多包涵。”
项燕只是赔罪,没做解释,看来他范简的身世别人都知道,就他一个没有之前记忆的还在懵懂。
“无妨。”
范简也不在意,笑道:“听说你跟廉将军再学兵法?”
“是。”
“给你一个历练的机会,回去后带兵去攻打我的巢国。活学活用才能有出息,否则就是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
范简的话让项燕愣住了,这什么意思啊?但是又不敢问。好在他有一个童言无忌的儿子,项渠问道:“巢王,何如此乎?”
“皆为一家人尔!”范简道。
项渠还要再说,却是被项燕给拉住了,是以他不要多言。有什么不明白的回去问老师就知道了,再不行还可以请教春申君、楚王,反正是轮不到他们两个决定。
范简也不再理会两人,因为这时贵宾房再次有人进来,不是别人,正是丰公。
丰公刘仁,这称呼喊得非常大,也很张狂。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楚国,狂妄之民,狂妄之国。楚国本来是周朝的子男爵,在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同样为县、邑之长,在秦、赵、魏、齐人家叫做令、尹、长,在楚国就可以称公,高大上的都没边了。
秦末的沛公刘邦、藤公夏侯婴、鲁公项羽、萧公角等等,之所以在楚汉争霸时期出现了那么多公,就是反秦是楚国发起,楚国主导的缘故。听到某公时,别错以为是诸侯王,当他是县令、县尹、县长就可以了。
就拿白起来说,他本是楚国公子熊建的后人,公子建奔郑,其子熊胜为公孙,曰公孙胜,居楚、吴之间,号白公。白公之子奔秦,世代为将,以白为氏,至白起更显赫,封武安君。
白起,身份是公孙之后,人称公孙起。白氏之祖上溯可至公孙胜号白公,这就是公孙起、白起的姓氏来源。跟楚国僭越礼制的狂妄有直接关系。
周朝礼制,诸侯国君主最高的是公爵,低的是子男爵,楚国君主就是子男爵,在楚国强大,周室衰微后,楚君心理不平衡向周天子请求进爵,被周天子拒绝后,楚君熊通一怒之下就将自己的儿子封了王。
楚国原本蛮夷,非冠带之国,只是后来强大了,才学中原文明了起来。
楚国始于熊渠,其世孙熊仪是第一个有谥号的人,从此以后,楚国便以文化人自居了起来,学习中原文明人顶冠束带。冠带是文明与蛮夷的区别,就是文明人都戴帽子,束腰带。这个和后世自上流社会的人都带‘表’的意思差不多。所谓的男子二十及冠戴帽子,女子十五及笄束发,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女子到了十五岁才算成人,才可以婚配。及冠及笄时,文明人还要取字以避名讳。
文明人,讲礼的人。有礼貌的人是不会直接称呼对忙名讳的,要喊人家的号,或者字。‘名’是父母起的,在未成年之前,孩子留在家中,长辈呼唤孩子的称呼就是‘名’。等长大成人后,离家走上社会,与他人开始交集,外人若还是直呼其‘名’就不礼貌了,因为这个‘名’一直都是父母、长辈在喊,外人直呼容易使人心里不舒服。所以男孩子到了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时,父母长辈会给孩子起个社会上用的称呼,一般都和小‘名’有直接的关联,或是通假,或是释义,或是延伸,或是补充。这样一个全新的,用于社会交集的称呼,不会让本人产生不适不舒服的感觉,不会产生父母长辈喊自己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