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 沙场点兵(1 / 2)令狐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校场之上,军旗猎猎,李廷栋立于高台之上,抬眼望去数千士卒正在紧锣密鼓的训练。

“放铳,点兵。”李廷栋沉声道。

李廷栋身后的亲兵抬出火铳,点燃火绳后,火铳声震数利,三声铳响之后,接着开始挥动旌旗。

正在校场上训练的士卒们听的铳响后,开始迅速往高台前集结,立于高台之上的李廷栋只见一个个黑点连成直线,然后直线组成组成方阵,方阵开始组成大方阵。

没有喧哗,没有争执,只有士卒踏步带起的漫沙尘。

沙场点兵,人生快事也。

“花了多少时间?”李廷栋眼见校场之上的士卒集结的差不多了,随即侧头问道。

“回禀大人,一炷香刚刚烧完。”一旁的柳亚彪回答道。

一炷香大约是两刻钟,也就是半个时,五千人集结完毕花了将近半个时,这成绩算不上优秀,但想想这些新兵大多数刚刚走进军营不久,有这个成绩已经非常难得了。

“好,变阵,看看队伍间的配合如何。”看完队列,接下来就是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要知道真正的战场之上错综复杂,主帅的指令如何传递到一线的士卒耳中一直是古今将领一直在解决的难题。

如果把主帅比作饶大脑,那士卒就是饶四肢躯干,犹如臂使自古就是是对一支军队的最高评价,君不见四百年后,称霸蓝星的鹰酱在每个士兵都配有一个接听终端,主帅通过上的卫星可以指挥数千公里之外的士兵,精确的打击敌军每一个薄弱节点。

在这个没有卫星和无线电的时代,华夏的将领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指挥手段,那就是旌旗和锣鼓,通过挥舞旌旗和敲打锣鼓将主帅的命令一一下发,实现军队的进攻和撤退。

由于这套指挥系统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华夏史书上不乏记载有些武将仅凭个人武力就做到斩将夺旗,从而决定一场战争乃至战役的胜负。两军交战,一旦主帅被斩帅旗被夺,那意味着整支军队的指挥中枢彻底瘫痪,接下来就是四散而逃一溃千里,因为一个陷入脑死亡的人不管四肢再强大,可也只能任人宰割,毫无反抗能力。

随着李廷栋的中军不断挥舞旗帜,一条条指令被传达下去,士卒们不断调整着阵型,做出攻击或者防御的姿态,戚继光在兵书上记载了十多种各式各样的阵法,这些阵法又随着地势、交战时机有各种的变化。

不过眼前的这支军队离历史上那支赫赫威名的戚家军有不的差距,前几个简单的指令还能实行,可到了后面指令稍微复杂了一些,这些士卒们就变得茫然无措,整支军队变得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串,校场之上顿时如烧开了锅的热水一般,叫骂声、呼喊声乱作一团。

“大人,属下训练不力,请大人责罚。”一旁的柳亚彪眼见如此场景,不禁脸色大变,立即上前请罪道。

其余郑汉明和纪卫也是一同请罪。

三名领兵的将领诚惶诚恐,生怕李廷栋怪罪,可李廷栋心里却还好,毕竟这些新兵刚刚步入军营不久,能将这些士卒身上的百姓气息祛除干净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毕竟不是每将领都有孙武戚继光那样的带兵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