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了陈经纶的相助,淮北的番薯推广算是真正的走上了快车道,有衙门的公信力背书,当然主要还是前期淮北各级衙门在复耕时做的努力,让百姓们重新拾起了对整个衙门的信心。如今又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再加上免费的薯种,百姓们种植积极性大大的提高,纷纷在自家的旱地里开始大规模种植。
眼看着淮北的各项事业走上正轨,李廷栋也终于抽出空来到新兵营去看看,郑汉明等人所募集的新兵早就开始集训,李廷栋这段时间一直忙于政务,还未曾去现场看看,这几日正好有空,立即领着自己的一干亲兵到军营里去查看一下。
新兵的大营就设在颍州以北太和以南,李廷栋一行人出城的之后一路急行,连续奔袭三十余里方才到了军营外,只是一行人还未入营就听的军营里面呼声震,气冲霄汉。
“军营重地不得逗留,速速离去,否则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李廷栋一行人来到军营之前还未下马,军营前的卫兵就对李廷栋等人喊道。
铁牛打马上前扯开喉咙喊道:“大人来营视察,速去通报。”
“等着。”那卫兵听完并未开门,而是吩咐左右加强戒备,自己则一路跑回营通报。
那里头的卫兵虽进营通报,可其余留在门口的士卒也并未放松警惕,反而是拔出腰刀一脸警惕的看着自己这队人马。
一个合格的士兵只有两件事,打仗或者准备打仗,李廷栋被堵在门外非但没有生气,心里反而挺高兴,不管这支军队现在的战斗力如何,可最起码的纪律总算是建立起来了。
不消片刻,军营的中门大开,郑汉明、柳亚彪和纪卫三人领着一干军官们到门口迎接李廷栋来了。
“军营内用不着这些虚礼,快带我进去瞧瞧。”李廷栋见他们正要大礼参拜,立即上前阻止道。
军人之间跪来跪去可不把军饶那份傲气给跪没了,故而李廷栋一直要求在军营之中只行军礼,不必参拜。
“好,大人,里面请。”郑汉明见李廷栋如此爽快,倒也不再寒暄,直接领着李廷栋往军营内走去。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当中特意开了一篇单讲安营扎寨,从选址到布局,戚继光都在书中有详细论述,李廷栋进到军营后在营中仔细转了转,各营房之间布置的井然有序,将整个中军大帐拱卫在中间,更为关键的是营房之间的道路设计的很是合理,既没有太宽给各个营房之间留下视觉死角,也没有太窄影响士兵们的进出。
这营房给饶第一印象就挺不错,看来是花了一番功夫。
“这营房的图纸谁设计的?”李廷栋回头对身旁的众人问道。
“哦,属下按照戚爷爷的兵书自己琢磨出来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人指教。”柳亚彪拱手回答道。
“很不错,戚少保的兵书要多读。”李廷栋顿了顿后对其他二人道:“特别是你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