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没有看错,前行不远,路边果然有一处客栈,且非官设的驿站,于任舟这样的江湖客而言倒是省去了许多麻烦。
不同于任舟先前在鬼街中所住的那一间,这间客栈更像是一座民居的院落,里外三进,两旁又各有一座两进的跨院,看起来宽敞极了,装修也堪称雅致。
马车还没停稳,院里已经有伙计闻声而动了。
“在这么一处荒郊野岭做客栈的营生,平时有生意么?”任舟率先跳下了马车,抬头望了一眼那面在风中招展摇曳、写有“潘记”二字的旗幡,随口问道。
“嘿嘿,爷,您这就有所不知了。”伙计年龄不过双十,稚气未脱,但待人接物倒是老练得很,一边伺候着刘慎之下车、一边抽空回答任舟的问题,有条不紊,“方圆七十里之内仅有我们一家客栈,所以从开春到年末,来往的经商的客人途经这里,都少不了要在这儿住上一晚。”
“经商?”刘慎之四处远眺,“周围连个鬼影都没有,有什么生意可做?”
“那就多啦,贩盐、贩粮、贩布的,种类多得很。”伙计摇头晃脑地解释着,“不过要说最多的,还是做药材生意的,毕竟长白山参、天下知名,商旅也大多为此而来。”
“你倒是门儿清。”刘慎之向着院子里看了一眼,却只看到了雕饰精美的影壁,“现在还有几间空房?”
伙计笑嘻嘻地答道:“要么说爷您几位来得巧了呢,就剩下了一间跨院,正好够四位住的,宽敞便利,舒服得很,也不怕被别人惊扰。”
见任舟和唐象瑶均无异议,刘慎之便吩咐伙计去安排了。
不过多时,伙计匆匆地由主院中跑出来,喊了声“请随我来”,便一把揽住辔头,当先带路,引着四人进了西侧的跨院中。
“另外两座院子都已住满人了?”刘慎之跟在伙计身旁,一边打量着院子里的摆设,一边随口问道。
伙计事无巨细地答道:“正院已住满了。至于东跨院,虽然只有一位客爷,但人家已将整座院子包了下来,甚至还把原来住在其中的客爷给赶到正院去了,所以此时正院中别提空房,连一张空床也没有了。”
“哦?”刘慎之若有所思地回头望了任舟一眼,“东跨院的那位什么来头?排场这么大?”
“腰间佩着把长剑,看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像是跟几位爷一样的江湖客,而且也跟几位爷一样贵气逼人他请原先住在东跨院的那几位离开的时候,用的并非是那把剑,而是足斤足两的纹银。”
说着话,伙计将缰绳系在了马厩的立柱上,又手脚麻利地往食槽里添了点草料,然后拿手拍了拍,貌甚自豪:“咱这的草料都是专门买来的,里边还添了些豆子谷物,保准吃了有气力,稍后我再汲些水来备上。”
“有劳小哥啦。”刘慎之客套了一句,又重提前话,“东跨院的那位客人既然是孤身一人,又何须包下那么大一座院子?莫非有什么隐情?”
这回伙计并未直言相告,反而是面露难色,犹豫着答道:“爷,并非是我不想说,只不过客人的事情也轮不到我一个小的多嘴,说多了难免犯忌讳,您多体恤体恤。”
伙计的回答不无道理,如果是往常,刘慎之或许也就不再多问了。
只不过,此时他与任舟同样为张一尘而深感忧虑,此时听闻有这么一位大反常态的客人,当然不肯轻易放过。
于是,在略作思考之后,刘慎之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小木牌摆在了伙计面前。
这块小巧精致的木牌上,除开各样雕工精美的花纹以外,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其上的三个大字和五个小字。
三个大字是“六扇门”,还烤了金漆,看起来璀璨夺目,五个小字则是“蒋涵洋亲颁”。
伙计看看木牌,又看看刘慎之,又看了一眼木牌,最后还是看向了刘慎之。
只不过,与刘慎之的设想不同,伙计全无钦佩或是畏惧的意思,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也只有茫然。
“你不明白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刘慎之大为惊讶。
伙计颇为赧然地摸了摸自己的面颊:“爷,我连这几个字都认不得。”
刘慎之的身后又传来两声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