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班班级平均成绩3583,较上一次成绩相比增幅为191分。”让陈浩意外的是24班的平均成绩,虽说相较于之前的成绩也提高了191分,但与陈浩所带的25班比起来却表现地有些差。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刚开学的时候,24班的学生和25班的学生大体上属于一个起跑线,然而经过两周之后,一个取得了领先,另一个却开始落后,这就不得不让人开始考虑问题出在哪里。
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出发,24班和25班基本可以作为同样的样本,而让这些样本产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老师。
24班和25班在老师的配置上只有物理老师不是共用的,所以几乎可以肯定问题出在物理这一科上。
但陈浩秉持着客观的原则,没有轻易地下这个结论,然后他打开了各科平均成绩涨幅与排名这个表格文件。
25班的理综平均成绩是1428分,24班的理综平均成绩是1336,两个班的理综平均成绩差出来92分。
紧接着,在理综后面跟着物理,化学以及生物3科的平均成绩信息。
陈浩顺着表格往下看,找到了24班和25班的物理平均成绩。
24班的物理平均成绩是482分,而25班的物理平均成绩是571分,两者之间差着89分。
这个数据就比较有意思了,两个班的总体平均成绩差着43分,但两个班的总体平均成绩增幅却差着94分。
按照平均成绩增幅来看,两个班的增幅差几乎跟物理的成绩差值仅仅差着05分!
陈浩做为数学老师立刻就在脑中对比出了这个关系,看到25班的物理平均成绩比24班的平均成绩高,他的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想打老子的脸?没门!”陈浩靠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一股子狠劲:“可惜了24班的学生,要是曹雪峰好好讲课,24班学生的物理成绩应该还能提高一些!”
高三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单项训练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为了应付作业也会想尽办法做题,曹雪峰这种不负责任的讲课多少还是起到了点作用。
但是,相比于陈浩的那种耐心讲授,曹雪峰的这种讲课方式显得相当下成。
在陈浩看成绩的时候,各个班级的代课老师也都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信息,曹雪峰也不例外,此时的他正在家里吃着饭,心里面还在想着成绩出来后看陈浩的笑话。
“您有新的消息,请注意查收。”
手机短信的提示音响起,曹雪峰从桌上拿起手机,但他看到出成绩的信息的后也是立刻打开了邮箱点开了成绩单开始查看。
“哼,我看他还能嚣张多久!”